美国Emory医院访学归来后,我院消化科李百文主任日前完成了其归国后的首例G-POEM术,成功为一位重症胃轻瘫患者解除了痛苦。
患者,王某某,男,60岁。既往有糖尿病史。年9月因食管癌行食道下段部分切除术。术后3周患者出现恶心,上腹胀,进食后呕吐,进水亦吐。应胸外科鱼小波主任请求,为排除术后吻合口狭窄行胃镜检查,内镜见吻合口通畅,胃腔大量胃液潴留,幽门紧闭内镜难于通过,结合患者症状,高度怀疑胃轻瘫,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科,积极静脉补液改善营养状态的同时,联系同位素室刑岩主任协助完成胃排空试验,试验结果提示胃排空时间严重延迟,液体胃排空时间为min(正常40min)。分析患者病史特征:有明确的恶心、腹胀、进食呕吐症状,GSCI症状评分4.1分;胃排空试验提示排空时间明显延迟;有确切的引起胃轻瘫的致病因素—上消化道手术史和糖尿病病史;胃镜检查及胸腹部CT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或肿瘤复发,故胃轻瘫诊断明确。
充分的术前讨论后,在消化科万荣主任、宛新建主任和陆轮根主任的指导和协助下,由李百文主任于年11月8日成功为患者实施了G-POEM术,手术顺利,耗时45分钟,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采取内镜下隧道技术,创伤极小(如图1),术后12h患者即可进食,呕吐等症状完全缓解,48h即好转出院。
图1G-POEM手术过程
A胃镜见大量胃液潴留;B胃窦粘膜下注射;C小切口建立粘膜下隧道;D隧道内找见幽门括约肌环(箭头所示);E行隧道内幽门括约肌切开术;F钛夹封闭切口
胃轻瘫是一种胃功能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胀、恶心、进食后呕吐等症状,其发病原因多和手术和糖尿病相关,具体患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国外研究提示更多和胃的神经内分泌激素调节和动力异常相关。国内人群患病率较高,然而由于其主要是胃排空延迟,属于功能性异常,各种器质性病变检查均为阴性,且临床上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故往往被大家忽视。
G-POEM(GastricPer-oralEndoscopicPyloromyotomy),即经口内镜下胃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是近期出现的一种针对胃轻瘫疾病的内镜微创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内镜方式在胃窦建立粘膜下隧道,找到幽门括约肌并行幽门括约肌内镜下切开术,以缓解幽门痉挛,促进胃排空(如图2)。G-POEM术起源于美国,该技术一经面世就展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据中期疗效观察,其有效率可达80%,是迄今为止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图2G-POEM术示意图
a胃窦粘膜下注射小切口;b,c建立粘膜下隧道;d幽门括约肌切开;e钛夹封闭切口
医院“优青”人才计划的支持,李百文主任于年8至年8月在美国EmoryUniversity内镜中心访学一年,期间系统学习了G-POEM术。EmoryHospital是世界上最早开展G-Poem术的内镜中心之一,也是目前内镜下完成G-Poem术最多的内镜中心。李百文通过在EmoryHospital内镜中心学习并参与该中心相关临床课题研究,确立了系统化的胃轻瘫诊断和治疗标准:1.有明确的症状:恶心、腹胀、进食呕吐症状;2.GSCI症状评分2分(GSCI是目前公认的胃轻瘫症状评分标准,最高分5分,李百文在美国的相关临床研究发现,其评分2分适合行G-Poem术);3.胃排空延迟;4.有确切的引起胃轻瘫的致病因素—上消化道手术史和糖尿病病史;5.胃镜检查有胃潴留,胸腹部CT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该项技术目前在国内尚未全面开展,而国内糖尿病胃轻瘫患病率却相当高,因此该项技术在国内有广泛前景。
当然,一种新技术的开展离不开多科室的协助和合作。此项新技术的开展得到了消化科万荣主任、陆伦根主任、宛新建主任的支持和指导,同位素邢岩主任和胸外科林强主任、鱼晓波主任的协助诊断,以及麻醉科李金宝主任和王莹恬主任带领的麻醉团队的积极配合。多学科团队密切合作使得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消化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