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护理

关键词肠内营养;危重症病人;并发症;护理

肠内营养(EN)是通过口服或管饲经胃肠道补充营养物质的支持治疗方法。EN支持符合生理状态,可维持肠道的完整性,避免肠道细菌易位,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1],且因使用方法灵活、便于监护、安全经济,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对危重症病人。但在EN治疗过程中常会因各种原因出现相应并发症。近年来,我们在危重症病人EN支持治疗过程中对并发症采取优化管理策略[2],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年5月至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ICU)病人例,其中男72例,女30例,年龄为22-83(61.2±9.2)岁。原发病为脑血管病29例,心血管病27例,呼吸功能衰竭20例,多发伤8例,肾功能衰竭4例,胰腺炎7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例和药物中毒2例。

1.2方法将例病人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类型的EN液(瑞素或瑞代,华瑞公司产品)作为鼻饲EN液,采用EN泵持续泵入或持续滴入的方式输注,开始速度以20-25ml/h,逐渐加量(每4-8h增加10-20ml/h),一般不超过ml/h。给予输液加热器持续恒温加热,温度为38-40℃,通过监测胃残余量和观察病人有无腹胀、呕吐、腹泻、反流和误吸等,判断病人对EN的耐受情况。3-4d后再逐渐增加至-ml/h,直至-ml/d,并维持该量。在应用EN期间,定时检测血糖和血清蛋白质,同时观察各种相关的并发症。喂养管根据材料性质及时更换,于末次喂食后拔出,次日喂食前重新置入。在喂养期间,每2-4h监测胃残余量,并冲洗一次管腔,每次滴毕用温水冲净胃管,妥善固定于鼻部和脸颊处。优化管理策略包括:病情评估;动态监测EN耐受性;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恰当的体位(床头抬高);胃动力不良和病情需要者(昏迷,平卧体位受限)应采取小肠喂养方式;持续滴注方式;喂养不足时及时以肠外营养补充;注意血糖的监测和控制等。

2结果

本组危重病人EN期间出现腹胀腹泻10例,反流3例,电解质失衡6例,黏膜损伤和意外拔管各1例。在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血糖控制稳定,无低血糖发生,血清清蛋白指标从EN开始前的25-38g/L增高至32-45g/L。其中45例病人体重得到稳步增长,57例病人体重保持稳定。除了3例脑血管意外病人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外,其余99例病人均好转后转至普通病房。

3讨论

3.1心理护理治疗前与病人和家属充分沟通,使其理解应用EN的目的和意义,取得病人和家属的配合。治疗时鼓励病人进行咀嚼运动,以满足心理需求;经常与病人沟通交流,告知EN的重要性,并要求病人家属给予情感支持,改善负性情绪,配合治疗。

3.2鼻饲导管的选择评估病人,选择管径大小适宜、柔软的鼻饲导管;对存在明显反流的病人选择空肠营养管,使导管下端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以减少反流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3.3鼻饲方法控制营养液温度,采用输液加温器对营养液进行管外加温,使营养液温度保持在37℃左右,避免对肠道的刺激,利于营养液吸收[5]。为避免高渗液在胃内潴留,营养液输注浓度和速度应从低浓度、低速度开始,之后根据病人情况逐渐增加,并采取持续给予的方式。

3.4并发症的护理对因肠内菌群失调的腹泻病人,在营养液中增加嗜酸乳酸杆菌制剂,以恢复肠道正常菌群。EN治疗后发生高血糖等代谢并发症者,每2-4h监测血糖,遵医嘱给予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8.3mmol/L。每1-2d查血清蛋白,及时调整营养液蛋白补充量。体位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EN时头部抬高30-35°,有助于防止误吸[3,4]。鼻饲前和喂养过程中,每2-4h回抽检查胃内食物消化情况。当胃内容物>ml,应减量或暂停营养液输注[6],以免因胃潴留引起营养液反流导致误吸。也可每6h给予甲氧氯普胺10mg以加速胃蠕动[7]。每次抽吸检查胃残余量后冲洗鼻饲管,抽出的胃残留液应缓慢注入胃内,以免电解质丢失;鼻饲后禁止翻身、叩背等操作,防止发生反流引起误吸,在翻身、扣背时应暂停EN液输注。

3.5鼻饲管护理置管成功后,正确固定导管,每天清洁鼻腔并更换固定胶布,宜使用对皮肤刺激小的3M易撕胶布,定期检查,了解鼻饲管位置是否合适,翻身前后检查鼻饲管的位置,观察有无脱管。为预防鼻饲管堵塞,间歇喂养时,每次鼻饲前后,用20-30ml温开水冲洗鼻饲管,持续喂养时,每隔4h用50ml注射器抽吸温开水冲洗鼻饲管1次;经鼻饲管给药时,先用20ml温开水冲洗管道,每次注入1种药物,然后用5ml水冲洗,全部药物灌注完后,再注入20ml温开水,切忌将多种药物混合一起或与配方饮食混合注入。

在EN支持治疗中由于多种客观因素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尤以腹胀、腹泻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可达20%-40%[8],而我科为9.80%,经更换EN制剂、减慢滴速、缓慢加量、给予肠道菌群失调药物等及时相应处理并发症很快治愈。

EN支持是符合生理的营养支持途径,避免了PN中心静脉置管及其带来的并发症,并且相对其他肠外营养便利、安全、高效、经济。在EN支持治疗中,应做到治疗前认真查阅病历和各项检查指标,了解病史、病情。对病人作出营养评价,制订营养治疗方案。在EN支持过程中细心观察每一个环节。认真负责,有高度责任心。若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做相应的处理。

我们的护理体会是采用EN的优化管理策略能提高危重症病人EN实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尽可能减少EN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对预后的不良影响,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张海英,关静林,李玉珍.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其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杂志,,10(2):16-.

[2]刘大为.实用重症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吕霞.输液泵恒温下持续喂养对减少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死亡探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11(24):.

[4]郑盼盼.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中断的原因分析和对策.护理与康复,,9(11):-.

[5]任凌云.输液泵及输液增温器在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现代护理,,7(10):-.

[6]曹玉,郑永红.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进展.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14(1):46-48.

[7]沈梅芬,张海英.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鼻饲并发症原因及防治.苏州医学院学报,,22(1):.

[8]毛春英.ICU患者肠内营养腹泻的原因及防治体会.中国医师杂志,,8(5):.

文献来源:

包红亚.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护理.

肠外与肠内营养.20(3):-









































南昌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中科医院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ivc.com/wzlcs/1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