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患者胃潴留的影响因素分

作者:姜美霞,杨昌志,李佳琪,卞秀森,尤庆山

来源:护理学杂志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仍是食管癌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患者仍需禁食很长时间,很容易发生营养不良以及免疫功能降低。食管癌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机体营养,促进术后胃肠功能、免疫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1]。

肠内营养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胃肠道反应,这在食管癌患者中更为常见[2]。本研究通过分析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发生胃潴留的情况,旨在探究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胃潴留发生率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年5月至2O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食管癌术后患者例,其中男例、女42例,年龄45~76(61.2±2.5)岁。胸上段食管癌57例,胸中下段食管癌例。均行食管癌切除术治疗,术后均行肠内营养治疗。

1.2方法

1.2.1肠内营养液的选择

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百普力),该营养液为复方制剂,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水、糖份、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

1.2.2置管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清洁一侧鼻腔,润滑胃管前段15~20cm,沿一侧鼻腔缓慢插入,进至咽喉部时,嘱做吞咽动作,继续插入胃管,用抽取胃液法判定是否到达胃部。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缓解其紧张情绪,取得配合。

1.2.3肠内营养方法

术后24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营养液加热至38~40℃,鼻饲前将床头抬高30~45°,避免发生呛咳、返流。起始输注mL,输注速度20~40mL/h,患者可耐受,速度逐渐增加至80~mL/h,每日营养液总量为1mL。

1.2.4胃潴留判断标准

鼻饲进食4~6h后经胃管抽出内容物mL,或有返流现象;出现腹胀、腹痛症状,呕吐后可缓解;中上腹压痛并伴有振水声,听诊可闻及肠鸣音减弱或亢进;一旦确认胃潴留,需立即调整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必要时停止输注[3]。

1.2.5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便秘病史等一般资料以及血糖、血钾(低于3.5mmol/L判定为低血钾)、血压(肠内营养前后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判定为低血压)、肺部感染等情况。

1.2.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x2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1食管癌术后胃潴留发生率

本研究中37例患者发生胃潴留,发生率为22.42;其中置管10d内发生23例,置管10d后发生14例。

2.2食管癌术后发生胃潴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见表1。

3

讨论

3.1肠内营养的意义

食管癌患者术后仍需禁食7~10d,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尤为重要,可促进肠蠕动,增进门静脉系统血流,促进肠激素的释放,改善肠黏膜的屏障功能。

3.2肠内营养患者胃潴留影响因素分析

肠内营养存在很多并发症,如:腹泻、腹痛、胃潴留等。本研究中,胃潴留发生率22.42%,略髙于相关研究。考虑与收集的患者中,有51.5%伴有一种或多种内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阻塞性肺疾病等)及病例数相对较少有关。

国内王军等研究表明,意识障碍程度、低血压或休克史、低血钾、机械通气治疗可引起胃潴留。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得出:高血糖、低血压、低血钾、便秘、肺感染5个因素是引起胃潴留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C0.01),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类似。

①高血糖可引起胃潴留。本研究55例高血糖患者均有多年糖尿病史,其中19例发生胃潴留,发生率达34.5%。进一步询问病史,19例患者吞咽困难后血糖均控制不佳,考虑与饮食习惯变化、饮食结构单一有关,加之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血糖处于较高水平,进而可能导致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损伤,引起胃肠功能紊乱M。针对上述情况,需采用专用肠内营养泵,控制速度,同时选用糖尿病专用制剂,严格控制血糖。

②低血压的患者出现胃潴留,可能与肠缺血缺氧以及再灌注损伤有关。针对上述情况,肠内营养期间,需增加查房次数,监测血压水平,及时纠正低血压。

③低钾血症也是引起胃潴留的危险因素。当人体出现低血钾时,平滑肌细胞递质传递受阻,抑制胃肠平滑肌的蠕动,可能引起胃潴留的发生。低血钾患者,建议每日复查血钾,依据结果调整用药。

④顽固性便秘患者存在更高的胃潴留风险。这是因为便秘患者本身存在明显的消化道功能障碍,加之患食管癌后心情抑郁、食欲不振导致胃肠功能进一步紊乱。本研究中45例便秘患者21例出现胃潴留,其中6例有明显的腹胀伴腹痛,分析原因,考虑与年龄大(均超过60岁)及长年便秘病史有关。因此,对于年龄大于60岁或伴顽固便秘者,肠内营养需减慢速度,必要时低压灌肠,避免负荷过大。同时进行心理辅导,使患者放松心情,尽快恢复胃肠功能。

⑤肺部感染在早期肠内营养,尤其是24h内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气道功能受损(主要是肺活量以及/或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下降有关。本研究出现25例不同程度肺感染患者,询问病史均有多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抗感染、激素治疗史。加之长期营养状态差,机体免疫力低,术后容易引起肺部感染。进一步导致胃肠功能障碍,引起胃潴留,因此伴肺部疾病患者可考虑24h后再行肠内营养。

总之,影响食管癌术后胃潴留的相关因素很多,肠内营养干预时间长,容易出现并发症,治疗期间需随时观察病情,总体评估,逐个处理,做到个体化的精准治疗和护理。

文献来源:护理学杂志,,(32):53-54.

参考文献:

[1]杨翠芹.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3,18(1):23—24.

[2]高琳.肠内营养致胃肠道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8(16):—.

[3]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J].中华外科杂志,6,44(17):-.

赞赏

长按







































北京严重白癜风怎么办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ivc.com/wzlzl/78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