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记武汉同济医

回望年初,在新冠肺炎肆虐江城,同济医护全员抗疫的日子里,我们不会忘记1月底神经外科收治的一位极为特殊的患者。

医院的张某(化名)医生;医院抗疫的医生;他是我们的战友和兄弟,也是我们的英雄!

张某独自在家医学隔离的过程中突然与家人中断了联系,警察上门敲门核实无人回应,强行破门后发现病人已经昏迷倒在家中。然后火速运往我院急诊抢救,颅脑CT提示张某脑室出血,脑室铸型,紧急收入神经外科。他有密切接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史,入院前曾有腹泻高热症状,病情危急。

张某的病情引起院领导及整个神经外科的高度关心和重视,我科主任雷霆教授和舒凯教授在其入院当晚火速进行线上全院大会诊,制定诊疗方案并急诊手术。因他途经发热门诊抢救,有间接暴露史,体温38.7℃,入院胸部CT右肺上叶及双肺下叶少许斑点、斑片影、可疑磨玻璃影,有感染新冠肺炎的高度风险,所以神经外科参与救治的每一位医护人员也有着被感染的极大风险!

1月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指南内容尚不完善,疫情紧张,人员疲惫,资源匮乏,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风险。即便如此,我科第一时间以科主任雷霆教授、舒凯教授为首组建特殊救治团队,团队配备4名高年资主治医师,24小时留守病房轮班负责患者病情的上报及处置事宜;配备病区护士长1名,担任特护组长,主要负责病房管理及协调工作;配备重症护理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理人员13名,三班制,每班8小时,白班/中班/夜班轮班负责张某的基础护理、治疗、病情观察及病情汇报。

根据COVID-19防控方案,我科迅速开辟一个单独房间作为张某的隔离病房,满足疑似病例单人单间隔离治疗的要求。病区内通过与走廊同宽隔板设立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并标记明显标识。对于患者和密接人员的污染物和物品均进行二级防护。特殊救治团队个人防护装备按二级防护标准,集中现有科室防护物资全力支援特护病房。严格设置门禁权限,避免人员流动引起交叉感染。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隔离病房的环境、人员、仪器配备后,我科便立马投入到患者的抢救工作当中。

术后第3天张某胃肠道功能障碍,消化功能评级为2-3级,胃潴留量较多。经多学科会诊后给予鼻肠管置管加强营养支持的建议。随即肠内营养小组组长王艳护士长及组员贾英在床旁为他实施盲插经鼻胃管营养管。因为此前并未有二级防护下开展高难度护理的经验,厚重的防护服和手套都会给需要精细操作带来了难度,加上护目镜容易模糊起雾,很多日常简单的护理操作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便如此,特护组护士凭借极高的专业度和耐心,通过一点点试探患者胃肠情况,一点点进入导管,最终一次性置管成功,为他后续的肠内营养供给奠定基础。

术后第八天,经多次全院会诊,当晚雷霆主任、舒凯主任亲自为张某进行二次脑室外引流术+颅内压探头植入术。脑室铸型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因此,精准的医疗处置、术后引流管路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特护团队护理人员根据医嘱每日引流限量精确计算至每小时引流量、速度,根据引流量及时汇报医生动态调节引流管的高度,避免引流高度过高引流受限引起脑脊液液外渗导致辅料污染或脑室系统积血引流受限颅内压增高致脑疝的发生,或引流高度过低引起引流过快致低颅压的产生。

经过术后三周的精心治疗,张某的意识由昏迷转为模糊,GCS评分由最初的3分变为8分。各项监测指标正常,生命体征平稳,未见新冠肺炎感染症状,解除医学隔离,并转入内科继续治疗。

我们常说,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医院雄厚的医疗力量是给一线与病魔奋战的英雄们最大的后盾!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我们可化作铠甲,保病毒不侵;我们可化作铁链,让英雄们降妖除魔!

此次案例为我院神经外科继武汉封城后首例非新冠病人收治,对于疑似病患收治、病毒暴露风险都做了充分准备,并为后续科室日常治疗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此次案例的成功收治也充分展现了我科在雷霆主任、舒凯主任的领导下的高度团结和高度专业性。特护团队近20人,胸部CT均正常,咽拭子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庚子年新冠病魔侵袭江城,医院号召,为发热一线持续投入了四批共计医护逾百人,全科50%以上医护驰援一线。在疫情紧张、形势严峻的当下,我科仍然保持着病区病人零感染,医护人员零感染的优秀记录。

我们可化作利刃,让恶魔胆寒;我们能化作铁壁,让病毒溃退。逆行的英雄们会披着白衣的战袍无畏往前,燕尾帽下的我们会给英雄们提供最完美的援护!英雄忘我守护着这座城市,我们也会忘情保护着英雄。

-------------------------------------------------------------

尊师爱生团结协作

艰苦奋斗不断创新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ivc.com/wzlzl/102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