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的颅脑手术后病人,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影响正常进食而必须进行营养支持。这类病人在伤后或术后的急性期颅内存在脑水肿的反应高峰,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这些因素导致病人的营养状况很难维持。
营养不良已经成为危重症患者治疗护理的难题,尤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无法自主进食,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进而导致营养不良,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随之增高。随着近年来对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胃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器官,还是重要的免疫屏障,通过肠内途径进行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减少肠腔内细菌移位,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几率。及时、合理、充分的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增强患者免疫力,降低危重症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肠内营养已成为多数临床医生的首选。近年来,肠内营养(EN)在临床营养支持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国外应用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比例已由8∶2转变为2∶8。本综述主要了解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对于肠内营养不耐受各临床表现的影响,提出科学、合理的输注方式,提高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临床常用的肠内营养输注方式
分次推注方式:研究者比较统一的意见是用注食器人工推注,推注时间少于10分钟。该方法类似于正常餐食的间隔时间,符合人类的生理需求,但是该方法容易引起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并发症。在危重症患者中国内外文献均建议不采用。
持续输注:指通过鼻饲泵持续鼻饲8~24h,不间断输注EN液,最长有时可达20h,甚至达24h,少于24h的称为周期性输注。持续泵人输注时间过长,可增加胃内定值菌的生长,增加VAP的发生。这与持续泵人输注持续升高胃液pH值,增加胃内细菌的定值,有学者提出输注一段时间应该暂停[7]。持续泵入输注时,十二指肠内不断有食糜刺激,反馈性地引起胃排空减弱,当速度过快时,胃内压力增加过快,又增加食物返流误吸的危险性。
间歇输注方式:陆之岗指出间歇输注时每次将~ml的营养液通过重力或泵滴注,持续30~60min,根据营养液总量每天为4~6次输注。吴孟航采取每次持续1.5~2h,每次~ml的做法,每日3~4次。林碎钗的做法是采用营养泵每次持续输注2~3h,4~5次/d。间歇泵入输注符合生理,缓慢间歇性输注增加胃内压力,而胃内压力可能促进胃排空。
二、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
腹泻:肠内营养输注方式不正确,营养液量过大、速度过快、浓度过高时,渗透压过高,肠黏膜水份渗入肠腔,导致渗透性腹泻。部分情况下,营养液成分及营养液被污染或变质也会导致腹泻的发生。
药物影响:使用肠内营养进行营养支持的患者应用抗酸药和胃动力药后易引起腹泻。同时由于患者常使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长期应用可导致肠道内菌群失调导致吸收不良,进而引起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
适当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可通过改善肠道蠕动节律、调节肠道菌群等作用缓解腹泻症状,肠内营养液中一旦缺乏膳食纤维,则肠道内缺乏其酵解产生短链脂肪酸,肠道黏膜表面缺乏黏液保护层,正常肠黏膜细胞萎缩,导致结肠对水、钠及营养吸收障碍,从而导致腹泻;如果膳食纤维摄入量过大时,其水化作用使得大便体积增加,频繁刺激直肠黏膜产生便意,也易导致腹泻。
机体自身状况影响:有研究发现,年龄大、病情重、禁食及住院时间长、长期昏迷、使用机械通气、肠道感染的患者腹泻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这些患者同等条件下使用肠内营养时腹泻发生率也会增加。
营养输注方式:马俊萍等研究发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间歇泵入输注方式较持续输注没有增加返流误吸风险。Serpa等在对危重病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持续鼻饲和间歇鼻饲两组患者在腹胀、误吸等并发症发生上无显著性差异。
三、间歇输注明显优于其它输注方式
各项研究表明,采用间歇输注肠内营养液更加符合生理要求,缓慢间歇性输注增加胃内压力,从而促进胃排空。有研究证实间歇输注较之持续泵人输注能较快的达到目标喂养量。李萍等研究表明间断输注鼻饲液在预防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明显优于持续输注组,且预防胃潴留效果尤其明显。王雪研究发现采用胃肠营养泵间断泵入营养液,能降低神经内科患者恶心、呕吐、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林碎钗等研究显示,间歇鼻饲时患者胃液pH值更接近生理值,应用鼻饲泵间歇鼻饲不会增加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对患者胃液pH值的影响程度小于持续鼻饲方案。
四、小结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多伴有意识不清、机械通气、镇静肌松药物应用等高危因素。此类患者排除消化道疾病,消化道功能正常情况下,临床工作者在实施肠内营养时,需根据肠内营养输注方式的优缺点,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输注方式,从而达到及时、合理、充分的营养支持、有效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是我们此项研究的目的。
在临床实践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输注方式的选择无明确标准,对于输注方式的研究也尚无明确结论,但就目前各种研究表明,间歇输注方式,更加患者的生理,有效减少胃潴留的发生,有效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来加以证实。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