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由于创伤、机体髙热、糖、脂肪、蛋白质等消耗增加,易发生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和功能代偿,直接导致病死率上升,因此神经外科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应重视营养支持和能量补充。近年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神经外科创伤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日趋成熟。肠内营养支持有多种途径,其中鼻肠管操作侵袭性小、患者误吸和返流概率低,适合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的神经外科手术昏迷患者。本研究探讨肠内营养混悬液(TPF-FOS)用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鼻肠管途径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年6月一年3月本院收治的78例神经外科手术昏迷患者。入组标准:①格拉斯哥(GCS)评分6~8分;②脑血管疾病患者高血压史>1年;③病前无营养代谢类疾病;④生存期为4周。排除标准:①近1周患有感染性疾病;②患有肠道炎症性疾病;③有上消化道溃疡病史;④入院24h内确诊为脑死亡。将患者随机分为鼻胃管组与鼻肠管组各39例。
鼻胃管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35-68岁,平均(57.09±4.88)岁;GCS评分:6分13例,7分17例,8分9例。鼻肠管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37~68岁,平均(58.29±4.70)岁;GCS评分:6分14例,7分16例,8分9例。2组性别、年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肠内营养方法:
根据Clifton营养公式计算患者每天所需能量。手术后48h给予整蛋白型TPF-F0S(商品名:能全力),第1天mL,30~40mL/h,逐渐增加至患者营养需求量。若出现呕吐、腹泻等并发症立即减缓或停止营养支持。
鼻肠管留置方法:
选用12号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使引导钢丝完全插入管道,固定鼻肠管连接头和钢丝末端连接柄。帮助患者取半坐位,对胸骨剑突至鼻尖再至耳垂的距离进行测量,插入胃部的位置为45-55cm处,同时在45~55cm处外的25cm(接近幽门)、50cm(接近十二指肠空肠部)各做一个标记。选择一侧鼻腔,沿鼻腔壁缓慢插入管道,当管道进入喉部时,轻轻向前弯曲患者头部,轻轻推进管道。当管道至45~55cm处时,向管道内打空气,以确定管道位置。然后向管道内注入灭菌水或生理盐水至少20mL,使引导钢丝撤出管道25cm左右后慢慢插管至接近幽门的位置,取出引导钢丝。若患者胃动力正常,8~12h内管道会通过幽门,通X线确认管道位置正确后即可开始输注营养液;若患者无胃动力,可在内窥镜或X线透视下帮助鼻肠管通过幽门。
鼻胃管留置方法:
取一次性鼻胃管,对胸骨剑突至鼻尖再至耳垂的距离进行测量,约45~55cm处进行标记,采用石蜡油使胃管前端润滑,保持鼻腔清洁,从一侧鼻腔缓慢插入胃管。当胃管插入约15cm时,使患者下颂贴近前胸,确保胃管顺利通过咽部。在胃管插入到标记处时,注入空气,观察有无气过水音,以确定胃管位置,并使其固定。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后14d,采集2组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血清前白蛋白(PAB)水平。观察并记录2组并发症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误吸、返流、呕吐、腹泻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2组血清生化检测结果比较
治疗前,2组Alb、Hb、P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2组Alb、Hb、PA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鼻肠管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鼻胃管组(P<0.01)。见表1。
2.22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鼻肠管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鼻胃管组(P<0.01);2组误吸和返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神经外科手术昏迷患者在创伤、出血及严重感染等因素的剌激下,机体会产生应激反应,从而进入高代谢状态。若不能及时补充足够能量,患者很容易营养不良,免疫功能降低,伤口愈合不良,甚至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和功能代偿。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不能经口正常摄食,若胃肠道功能正常,会优先考虑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早期合理的肠内营养可补充机体所需营养,调节应激反应、免疫反应,促进机体恢复,缩短住院时间。研究发现,约80%胃内喂养患者胃排空延迟,导致喂养不耐受,但患者小肠功能正常,经鼻肠管肠内营养能减少胃潴留,提高肠内营养的耐受性。
TPF-FOS是肠内营养制剂类药物,主要成分包括麦芽糖糊精、乳酪蛋白和植物油等,其中含有的多种膳食纤维可保证肠道内固有菌群正常生长,并剌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使肠道免疫、屏障功能得以维持。膳食纤维经结肠内肠道细菌代谢后产生易吸收的短链脂肪酸,积极改善腹泻和便秘状况。膳食纤维富含果胶,可对小肠糖吸收产生一定延迟作用,对糖代谢功能的改善有一定帮助。
Alb、Hb、PAB水平是评定短期营养支持效果的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4d后,鼻肠管组血气Alb、Hb、PAB水平上升程度明显优于鼻胃管组。因为鼻肠管深入空肠,肠内营养吸收更充分,可更有效调节机体的营养状况。既往研究表明,神经外科使用鼻肠管患者的Alb、Hb、PAB水平优于鼻胃管肠内营养患者,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中出现的置管相关并发症主要有误吸、返流、呕吐、腹泻等,鼻肠管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鼻胃管组,其中误吸和返流的发生率较为明显,原因可能在于鼻肠管多安置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内,处于消化道深处,加上幽门和屈氏韧带的括约作用,营养液不易出现误吸和返流,曾玉琼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果。
_涓鍖婚櫌鏇濆厜璧勮川鍖椾含鐧界櫆椋庣殑娌荤枟璐圭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