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晚期患者如何“进食”?
刘杏临床营养医师
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科
医院
(合肥)
晚期食管癌患者往往因吞咽困难、进食哽噎,或伴有食管狭窄、食管气管瘘,导致食物摄入量不足,患者进行性消瘦,体重下降,营养不良。虽不能经口进食,但狭窄以下的消化道功能基本上正常存在,应首先考虑进行肠内营养(EN)支持。EN不仅保护了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细菌易位、保持维护胃肠道外分泌功能正常状态和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功能,还可以降低机体高代谢、改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缓解炎性反应。
EN的途径包括管饲喂养和胃空肠造瘘置管。
1.管饲喂养:1)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喂养营养素来实现患者的营养支持。有研究表明,对于危重患者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很容易引起胃排空延缓,以及由此导致的胃潴留、胃食管反流和吸入性肺炎等症状的发生,而经鼻-空肠置管营养可以大大减少胃潴留的发生率,明显提高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同时由于幽门的抗反流作用及鼻肠管管径细、位置深、刺激小、吸收效果好,能有效地减少肠内营养期间的反流、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2)胃空肠造瘘置管: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适用于长期需要营养支持(4周)患者。相对于鼻胃/肠管而言,可避免鼻胃/肠管带来的不适及长期放置鼻胃/肠管所致的鼻窦炎、咽炎、食管溃疡等,减少对呼吸的影响,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有利于咳嗽排痰。胃内管饲喂养的最严重并发症是误吸。为预防误吸发生,应注意:在输注营养液时和输注后l小时内患者的床头应抬高30。~45。;尽量采用间歇性或连续性输注而不用一次性投给,以避免引起腹泻或腹部不适;定时监测患者胃残余量;对胃蠕动功能欠佳等误吸高危患者,加用胃动力药或改用空肠造口行EN;注意患者精神状态情绪变化,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抑郁焦虑症。
2.食管支架置入。放置支架后部分患者吞咽困难症状立即缓解,进食情况明显改善。对于支架的选择,裸支架置入后不易移位,但癌组织可沿网眼生长,易出现再狭窄,覆膜支架在防止再次狭窄方面优于裸支架。对于食管支气管瘘患者,会出现进食呛咳、肺部感染,置入附膜支架能迅速解除患者的不适症状,同时覆膜支架的两端呈喇叭型或杯喇叭型,有助于提高支架稳定性,降低移位发生可能。支架置入后应强调:术后1—2周内以流质、半流饮食为主,少食多餐,忌过热、过冷食物,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刘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