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MG)是由于自体免疫紊乱而引起的抗体攻击骨骼肌乙酰胆碱受体,进而引起的临床表现。重症肌无力危象被定义为呼吸衰竭而必须机械辅助呼吸,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并发症,5~20的MG病人发生危象。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10收治的16例MG危象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经过,旨在探讨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营养支持。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本院-10~-10收治的16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男1O例,女6例,发病年龄12~60岁;发生危象时年龄18~62岁。16例中5例伴胸腺瘤(21),其中3例行胸腺瘤切除术。3例合并心脏病,3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合并糖尿病,1例合并高血压,1例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16例病人发生17次危象,其中15例病人发生1次危象,1例病人发生2次危象,均为肌无力危象,未发现胆碱能危象和反拗危象。
2.重症肌无力诊断标准:病变主要侵犯骨骼肌、肌无力症状的波动性及晨轻暮重的特点、服用抗胆碱酯酶有效等,可疑病例通过新斯的明试验阳性等进一步确诊。重症肌无力危象诊断标准:呼吸衰竭而需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感觉极度呼吸困难、口唇及指甲发绀、呼吸三凹征、动脉血氧分压(PO2)50mmHg;PC()mmHg。
3.治疗方法:一旦出现危象,应立即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加压吸纯氧,同时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插管超过3d者改行气管切开。给予溴毗啶斯的明维持剂量,根据病情逐渐增加用量(不超过最大耐量),直至症状控制。溴吡啶斯的明效果不明显者,用中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后改小剂量维持,同时辅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滴。
4.营养治疗方法: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插入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
5.每日供给量:每日供给总热量参考广州呼吸病人研究所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的计算方法。根据病人营养状况、消化道反应及其他全身情况,对热量供给进行适当调整。每日总热量~kcal,蛋白质1.0~2.0g·kg·d,热氮比~:1,脂肪总热量25~35,碳水化合物总热量5O~55,维生素B.20mg/kcal,Camg/d·1-42
6.营养治疗过程:先从胃管内输注低脂低渗型配方营养液,输注速度控制在10mI/h,输注量从~mI/d开始,逐渐增加输注速度和供给量,过渡到整蛋白型全营养配方全量供给。病人吞咽功能逐渐恢复后,给予少量糊状饮食训练吞咽能力(因浓度稀容易引起呛咳),待吞咽功能恢复,即可拔出胃管,改为经口进食。严密观察消化道反应,有无腹胀、腹泻、胃潴留、消化道出血等,及时调整配方。
7.观察指标:血清清蛋白(AI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拔管时间、危象持续时间。并记录有无腹胀、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症状。
二、结果
AIB、PA较营养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Hb、TSF较营养治疗前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见表1。
16例病例中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心脏病发作。气管插管时间最短3d.最长52d,平均(17±1o)d;危象持续时间最短2d,最长50d,平均(15±8)d。
治疗过程中3例发生消化道出血,4例发生腹胀、腹泻,经营养治疗和药物治疗后控制。
三、讨论
患者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营养不良致使抵抗力下降
MG危象是MG最凶险的并发症,病死率高,国内报道在14%以内。由于病人常伴有发热、感染等多因素,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常因营养摄人不足及净蛋白分解丢失增加,而导致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呼吸肌强度下降。呼吸肌强度和动力的减弱会令脱离呼吸机时间推迟。Bassil等()观察到在膳食中蛋白质及热量供应不足者,只有55可以顺利脱机,而有足够营养支持者,可顺利脱机者占93(P0.05)。因此,只有保证足够的能量供应才能满足MG危象患者的能量消耗,建立适当的能量储备,保障患者顺利脱机,降低病死率。
MG危象患者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分泌增加,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同时糖皮质激素冲击进一步加重了应激反应,导致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发生了较大变化。糖代谢方面,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造成血糖升高。但过分限制碳水化合物可能引起酮症,导致组织蛋白的过度分解以及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而过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通过增加代谢率或脂肪合成,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增加体内耗氧量(碳水化合物呼吸商为1.0,脂肪呼吸商为0.7),从而增加呼吸肌疲劳,使呼吸功能恶化,延迟机械通气病人的撤机。
充足的蛋白质脂肪可促使机体功能恢复增加免疫力
蛋白质分解加强。糖原异生增加,体内的肌肉组织分解,尿氮排泄增加,造成负氮平衡。充分的蛋白质供给可促进呼吸肌的修复,增加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增加机体免疫力。但过量的蛋白质摄入可能加重肝功能损伤,特别是对于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可增加呼吸功,导致呼吸肌群进一步衰竭,并增加每分通气量、氧耗量,加剧通气时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反应。
脂肪可提供高热量的能量和防止必需脂肪酸缺乏,同时也是高血糖病人最佳的营养治疗能源,并能降低肺功能低下病人的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中链脂肪酸可降低蛋白质氧化率和更新率,增加蛋白质合成,出现节氮效应。但过高的脂肪可造成肺通气/血流比失调,导致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弥散能力下降,严重者导致肝功能损伤和脂肪肝。关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营养治疗报道较少,我们综合上述因素,参照呼吸衰竭病人的营养素供给量,结合临床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病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效果较好,病人的负氮平衡状态得到了有效控制,营养状况得到了改善,ALB、PA较营养治疗前明显升高,除2例死亡外,其余病人均能顺利脱机。
维生索B1一是具有酶话性的物质,参与碳水化台物代谢当B缺乏时,会引起丙酮酸和乳酸在肌肉内堆积,使肌肉纤维化,肌肉出现无力,全身倦怠。我们给予维生素Bmg/k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