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儿常见的喂养问题

常见

婴儿喂养问题

本文综合整理了一些婴儿喂养实践中的问题,不涉及辅食指导和医疗行为!本文只作为参考,关于宝宝血便期间的诊疗和喂养,请您面诊专业儿科医生,谢谢!

01

婴儿溢乳、吐奶、反流问题

假如婴儿无任何不适,奶量足够、大小便次数、性状正常(尿不湿6-8个/日,至少3次大便/日)体重增长正常,没有吐奶引起的呼吸问题,则提示婴儿没有医学问题。

多数人乳喂养或配方喂养婴儿生后都易出现溢乳现象,或吐奶,特别是新生婴儿。多因喂养方法不当,如奶头过大、吞入气体过多、进食过饱。吐奶、溢奶、反流不一定真的有医学问题,如果在排除其他疾病的情况下,轻度饭后反流很多宝宝都会有,这与婴儿胃肠生理特点有关,如果是突然某一天出现的,可以从喂养方式找原因。如:是不是喂养过饱,是不是有胀气(吸入的胀气导致或乳糖不耐受所致多余胀气)、是不是更换奶粉后突然出现,是不是对奶粉不适应等。

02

喂养问题所致的婴儿能量摄入不足,

体重增长缓慢

  能量摄入不足、吸收不良与消耗过多三种情况可致婴幼儿体重增长不足。

能量摄入不足是最常见的原因,多因喂养问题所致

(1)食物引入时间不当:

*过早引入固体食物影响人乳铁吸收,增加食物过敏和肠道感染的机会。

*过晚引入其他食物,肠道发育延迟,或错过味觉咀嚼功能发育关键年龄,则造成进食行为异常。

*断离人乳困难,婴儿营养不足等问题。

(2)食物能量密度低:

9月龄后的婴儿已可接受能量密度较高的成人固体食物。如经常食用能量密度低的食物(汤面、稀粥、汤饭、米粉),或摄入液量过多,婴儿可表现进食后不满足,体重增长不足甚至下降,或常于夜间醒来要求进食。

乳类是婴儿(0-1岁)主要的基础食物,婴儿乳类摄入量-ml/d,可满足婴儿期大部分能量和蛋白质需要。而稀粥、羹汤肉汤含水量多,能量密度较低(0.2kcal/g)。长期补充低能量密度食物又可使婴儿体重增长不足,也会影响乳类的进食量。乳汁(人乳和配方)的脂肪提供50%的能量,补充碳水化合物食物后则降为20%-30%。因此,不要在婴儿期(0-1岁)让辅食喧宾夺主,辅食不要在早期添加量过大。

  03

频繁进食、餐次多问题

实践中,部分家长误认为餐次多婴儿就可摄入更多,

实则使胃排空不足,影响婴儿食欲。胃的排空很重要,否则会经常有饱腹感,影响食欲,容易积食,影响消化功能。

04

未按婴儿月龄调整进食时间与量

仍维持新生几的喂养方法

婴儿月龄增加后,应调整婴儿进食的时间与量,不能再维持新生儿时期的喂养方法、次数。例如:6月后的婴儿,每日仍进食7-8次维持新生儿时期的喂养方法、次数是不推荐的。

05

将“按需”哺乳(喂养),误认为按需没有制

任由婴儿决定,延迟停止夜间进食,影响日间正常食欲。

在喂养之前应确定婴儿是不是饿了,还是需要安慰。一些家长不能确定婴儿哭闹是不是饿了,便予进食安抚,无形当中使婴儿进食过饱,胃排空不足,影响婴儿食欲。婴儿有吸吮的欲望,所以,喂养后依然会表现没吃饱,家长需鉴别是生理性饥饿还是吸吮的欲望没有满足,如是吸吮的欲望,可在进食后给予安抚奶嘴安抚。

06

误以为婴儿每次摄入乳汁量应该相同

家长误以为婴儿每次摄入乳汁量应该相同,如剩余乳液,则“努力“让婴儿在下一次进食前完成,结果6次进食变为10次或更多,这样很不好。这使得婴儿胃内始终有食物,缺乏饥饿感,进食量反而日益下降。婴儿并非每次摄入乳汁量应该相同,时间段和季节不同会有所不同。

07

“辅食”替代主食-乳汁的摄入

引人其他“辅食”,随时补充辅食,也影响婴儿胃的排空。我们应尽量让孩子睡眠、辅食、奶的摄入时间变得规律。

婴儿胃排空时间

水在胃的排空时间约0.5-1小时

人乳约2-3小时

牛乳3-4小时

混合食物4-5小时

胃排空与食糜组成有关,脂肪、蛋白质可延长排空时间,如凝块大、脂肪多的食物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功能,胃内停留时间较长。

胃排空时间与婴儿消化能力密切相关,小婴儿喂养的间隔时间约为2-3小时,有利于婴儿消化食物,胃的排空,形成饥一饱循环。婴儿4-6月龄后,应定时喂养,一般安排间隔3小时,一日六餐有利于消化,每次摄人量不宜十分固定。应按婴儿月龄调整进食时间与量。

温度、年龄、自身身体状况均可影响胃排空时间。

胃的容量

  新生儿:30-60ml

1-3月龄:90-ml

1岁:-ml

5岁:-ml

成人:ml

虽然进乳后,胃幽门开放,胃内容物陆续进入十二指肠,实际胃容量不受上述容量限制,但不应给婴儿吃的过饱,影响胃的蠕动,影响再次进餐食欲,也会导致消化不良。婴儿吐奶、厌奶、拒奶、反流、没有食欲、不涨体重,别忘了还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ivc.com/wzlyf/14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