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患者由于感染、发热、呼吸衰竭的存在,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能量及蛋白质的需求增加,加之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易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使患者的呼吸肌收缩功能、肺功能、免疫功能等严重受损,致使感染加重,营养不良是重症肺炎难治和加重的重要原因。营养状态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重症肺炎的综合救治中,营养治疗是不容忽视的。
1、重症肺炎与营养不良
重症肺炎是临床上一类常见的危重症,除了导致呼吸系统的严重病变外,还可累及心脏、肾脏、肝脏、大脑等多脏器,起病急,变化快,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据报道,我国重症肺炎的病死率约53%,欧美国家的病死率波动在27%~67%。营养不良是重症肺炎并发症发生率、发病率和住院病死率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
2、重症肺炎营养不良的原因
胃肠道因素:
重症肺炎患者由于缺氧和使用广谱抗生素,加上呼吸机的应用,使正常生理的负压通气改为正压通气,膈肌下移,腹压增加,胃肠道淤血、水肿,蠕动减弱,正常菌群失调,肠黏膜屏障功能发生一系列改变,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胃肠功能紊乱,营养摄入严重不足;另外,由于患者不能正常进食,胰岛素抵抗、糖异生增强、脂肪氧化加速、蛋白质分解增强,进一步加重了营养不良。
代谢因素:
重症肺炎患者由于感染、细菌毒素、炎性介质、缺氧等多种因素引起机体代谢及内分泌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血糖增高、蛋白质分解及能量消耗显著增加,同时氧合障碍也直接干扰细胞的代谢过程;其次,机械通气后患者因意识、体力、创伤、焦虑、恐惧等刺激,组织灌注不足和严重的低蛋白血症,消化系统功能发生严重的损害,使机体应激状态加重,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
能量消耗增加:
重症肺炎患者由于严重的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机体会代偿性地出现呼吸频率增加,呼吸肌做功和氧耗量增加,机体的静息能量消耗与活动时能量消耗明显增加,用于呼吸的能量可较健康人升高10倍,表现为营养不良、清蛋白减少、体质量减轻、免疫功能低下和肺功能进行性损伤等。
3、重症肺炎营养的治疗
营养治疗的目的:
营养治疗不仅给重症肺炎患者提供能量及组织代谢所需的营养底物,保持呼吸肌正常的收缩力,防止呼吸肌的萎缩;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控代谢失常,增强免疫应答功能;调节炎症因子的生成和释放,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肠道功能,维护肠黏膜屏障,恢复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减少肠源性感染。
营养治疗的方式:
临床上经常用的营养治疗方式包括肠内营养支持治疗(EN)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PN)。在预防肠黏膜萎缩、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营养费用等方面EN均优于PN。只要胃肠道功能允许,优先选择EN已成为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但对于不具备EN条件的患者,可先选择PN治疗,待病情允许后再过渡为EN治疗,行EN+PN混合营养治疗同样有利于救治。因此,对于重症肺炎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营养治疗的时机:
目前,对于重症肺炎患者营养治疗的具体时机仍有争议。国内外很多资料报道,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机械通气患者营养不良状况,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早期撤机,缩短入住ICU时间。
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肠内营养治疗的主要途径有经口和管饲。管饲包括鼻胃管、鼻肠管、造口导管途径(胃造口、空肠造口、颈食管造口)。由于重症肺炎患者多不能经口进食,营养支持方式主要是管饲。鼻胃管途径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在控制好营养速度和总量的情况下,营养物质均匀流入小肠,延长了消化时间,肠道耐受性较好。
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
肠内营养制剂主要包括匀浆膳和商品制剂。匀浆膳由自然食物研磨混合而成,来源丰富,但易被污染,且比较稠厚,不易通过管路输注,使应用范围受限。商品营养制剂按其营养成分的组成和功能,基本分为三大类:整蛋白型、预消化型、特殊疾病型(心、肺、肝、肾功能衰竭、治疗某些代谢缺陷症专用型)。重症肺炎患者本身肺功能较差,太多的碳水化合物会加重高碳酸血症,影响患者脱机,营养支持以脂肪提供更多的能量来源时,可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减轻肺脏的负担。因此,重症肺炎患者营养制剂选择时控制碳水化合物而增加脂肪供能是非常重要的。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在实施肠内营养的过程中,胃肠道不耐受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胃潴留在危重症患者行肠内营养时的发生率为10%~51%,国内报道为1.00%~46.43%,差别较大。重症患者因胃肠动力紊乱或胃肠道的不耐受,使肠内营养被迫中断,从而延迟了营养治疗开始的最佳时机,最终导致实际营养的摄入量低于设定的目标量,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成本,影响营养治疗效果。肠内营养的不耐受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与营养制剂的选择有直接关系。
重症肺炎的个体化营养治疗及制剂:
虽然营养治疗在重症肺炎患者的综合救治过程中的作用已得到大家的共识,但疾病治疗个体化是循证医学的一项基本原则,临床营养已经从支持走向治疗,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是一个方向。近二十多年来,开始强调不同疾病和患者应用特殊营养物质及营养治疗的重要性,重视分层医学和个体化治疗。国外生产的肠内营养制剂是根据西方国家人群的生理、病理、解剖和代谢特点设计和研发的,且口感单一,并不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及代谢特点,所以出现喂养不耐受的并发症较多,迫切需要研发出适合中国人代谢特点及口味习惯的、针对重症肺炎的个体化营养产品。
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