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衰竭患者由于肝脏解毒功能障碍,体内大量代谢产物蓄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肠道营养摄入困难,导致营养不良,病人呈显著的负氮平衡,能量储备耗竭,免疫功能低下,不利于肝恢复,早期积极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增加肝衰竭患者的能量和氮摄入量,促进蛋白质合成,恢复氮平衡,降低感染率,促进肝脏修复,改善患者预后。年6月至年6月,本ICU对80例肝衰竭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摄入的护理方法进行改进,应用输液泵进行持续性肠内营养支持,结果显示进行输液泵持续性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腹胀、恶心、呕吐、胃潴留等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可推广应用。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年6月至年6月,对80例不能经口进食的肝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推注组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4.2±10.5)岁;微泵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1.2±10.4)岁。2组病人年龄、性别、餐前血糖无显著差异(均P>0.05)。2组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
胃管采用复尔凯鼻胃管,长度cm,外径3.33mm;全要素营养液,鼻饲时间最长23d,最短时间10d。营养标准根据肝衰竭患者营养要求制定,理想喂养量为25kcal?kg-1?d-1,根据监测按需求添加电解质。两组病人在生命体征平稳、无上消化道出血、有部分胃肠功能的情况下行肠内营养。
在肠内营养期间,严格观察血糖变化,使用胰岛素的病人,避免发生低血糖休克,降低因血糖异常引起的风险[4-5]。肝衰竭患者由于肝脏对糖原的缓冲作用下降,极易出现血糖快速升高现象,需密切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白癜风好治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