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硬化一

1

定义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以肝脏弥漫性纤

维化、假小叶形成、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的病理阶

段;

代偿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失代偿期以门静脉高压

和肝功能严重损伤为特征;

患者常因并发腹水、消化道出血、脓毒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癌变等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2

肝硬化常见的病因

3

肝硬化失代偿的表现

1.门脉高压:

★肝硬化时,由于肝纤维化和假小叶的形成,压迫肝内小静脉及肝窦,使血管扭曲、闭塞,肝内血液循环障碍,门静脉回流受阻,是门脉高压最主要的原因。

★门静脉血中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血管紧张素等活性物质增加,作用于门静脉肝内小分支和小叶后小静脉壁,使其呈持续性收缩状态。

2.肝功能减退:

由于肝脏慢性炎症导致肝细胞坏死,而新生的肝细胞又不能完全行使正常功能,故导致肝功能减退,如白蛋白和凝血因子的合成、胆色素的代谢、有害物质的生物转化、雌激素的灭活等。

4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病理生理

1.腹水

★门静脉高压是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始动因素

★RAAS系统激活及低蛋白血症

★肝硬化导致门静脉血回流受阻,门脉系统血管内压增高,毛细血管静脉端静水压增高,水份漏入腹腔

★门脉高压引起脾脏和全身循环改变致使血管紧张素等系统激活,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多或/和活性增强使内脏血管广泛扩张,静脉流人量增加

★小肠毛细血管压力增大和淋巴流量增加,产生钠水潴留

2.食管等静脉曲张

3.肝性脑病

4.肝肾综合征

5.肝硬化持续进展的因素:炎症、饮酒、肥胖及代谢综合征

5

肝功能及门脉高压的评估

1.肝功能的评估:

★反应肝功能合成的指标: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凝血因子、

子(维生素K依赖因子Ⅲ、Ⅶ、Ⅸ、X)、胆固醇及胆碱

酯酶;

★一旦ALB减少,表明肝病持续时间超过3周

★凝血因子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受损的早期指标:PT、PTA、INR及APTT

★严重肝病持续时间24小时内PT即可出现延长

2.肝功能分级评估:

3.影像学评估:

★腹部B超:是诊断肝硬化的简便方法。门脉

高压症表现为脾肿大、门静脉扩张和门腔侧支开放及

腹水等。

★肝脏硬度测定(Liverstiffness

measurement,LSM):是无创诊断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最简便的方法。

★CT可以用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评估,但

对肝纤维化诊断敏感性低,对肝硬化诊断有较高的敏

感性与特异性。

★MRI及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ResonanceEIastography,MRE)可用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评估。

★肝组织学活检

6

诊断

硬化的诊断需综合考虑病因、病史、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过程、检验、影像学及组织学等检查。临床可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再代偿期及肝硬化逆转。

1.代偿期(下列四条之一):

★组织学符合肝硬化诊断;

★内镜显示食管胃静脉曲张或消化道异位静脉曲

张,除外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

★B超、LSM或CT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肝硬化或门

脉高压特征:如脾大、门静脉≥1.3cm,LSM测定符合不同病因的肝硬化诊断界值。

★无组织学、内镜或影像学检查者,以下检查指标异常提示存在肝硬化(需符合4条中2条):①PLT×/L,且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

②血清ALB35g/L,排除营养不良或肾脏疾病等其他原因;

③INR1.3或PT延长(停用溶栓或抗凝药7d以上);

④AST/PLT比率指数(APRI):成人APRl评分2。

2.失代偿期:

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门脉高压并发症和(或)肝功能减退。

1.具备肝硬化的诊断依据;

2.出现门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如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脓毒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

7

各期肝硬化临床特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ivc.com/wzlzz/121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