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炒房、炒股、炒币,甚至是炒鞋,在云南,由于当地生猪价格处于全国价格的洼地,一些不法商贩,竟然组成“炒猪团”,想尽办法跨省收猪、贩猪、炒猪。(新闻链接:“炒猪团”猖獗!一辆面包车里塞24头猪,不顾禁令跨省贩运!公安部门雷霆出击→)
“炒猪团”的内在逻辑也是利用信息不对称,低买高卖,但是一买一卖之间却使了不少的花招,钻了不小的空子。
“炒猪团”为何如此猖獗?打击“炒猪团”的不法行为,又该怎么出招?
12月22日晚,《央视财经评论》节目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财经评论员胡颖廉,共同解析。
“炒猪团”危害有多大?朱增勇:炒作的是行情制造的是恐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炒猪团”为了获取暴利,不择手段制造市场恐慌。比如向养猪场投放有毒的饵料,或者向养殖村投放病死猪,在这种恐慌的情绪之下,养殖户大量地清栏出栏,短期之内造成生猪价格快速下降,“炒猪团”就利用低买高卖赚取中间暴利。直接后果是后续生产出现断崖式的快速下降。本地生猪产业生产下降,会导致后期猪价出现报复性反弹,“炒猪团”这种行为除了会导致疫病传播风险之外,也会导致猪肉市场价格出现快涨快跌,危害是非常大的。胡颖廉:“炒”的是猪害的是人财经评论员胡颖廉:我国在跨省生猪调运方面一直有管制规则,这次非洲猪瘟疫情之后,管理更加严格。一般来说需要“两证一标”或者更多的手续,才能从事跨省调运。显然,“炒猪团”没有这样的手续,是违法的跨省调运。没有正规的“两证一标”,“炒猪团”炒的可能还是带有问题的病猪,除了可能传播疫情之外,还可能会危害食品质量安全。所以,在我看来,虽然炒的是猪,实际上害的是人。既害了普通的养殖户,又害了普通的消费者,更伤害了整个市场经济的秩序。
“炒猪团”应该怎么治?朱增勇:行政执法+刑事司法联合发力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要从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两个角度,联合打击炒猪行为。从源头上来讲,像农业农村部已经发布了对非洲猪瘟有奖举报,奖励金额在元-元,重大举报有3万元的奖励。通过对于猪瘟疫情的及时上报,进行病猪的普查,让“炒猪团”无猪可炒。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政府、企业、协会,包括养殖户要联合行动,像养殖户,他对周围环境非常熟悉,有哪些违法行为,他们非常清楚。通过联合监督执法,包括媒体曝光非法行为,能够及时地发现炒猪行为,进而通过刑事司法手段,对“炒猪团”的恶意炒猪行为进行有效打击。胡颖廉:打击“炒猪团”不能层层失守财经评论员胡颖廉:“炒猪团”的行为侵犯到多方面的利益,有市场秩序、食品安全,更多的还有公共价值。这要求各个部门要合作。主要是两大部门,第一是行政执法部门;第二是刑事司法部门。一般来说,违反行政执法行为并不一定是犯罪行为,但是犯罪行为一定是违反行政执法的行为。这里有问题在于,行政机关所获取的证据,司法机关认不认,公安机关认不认,这个行为的边界到底应该如何来界定,“炒猪团”是犯罪还是普通的行政违法行为,这可能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建立层层把关的机制,不要在现实当中层层失守。主播收评其实,最近这些年,央视财经《央视财经评论》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