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肠管工作坊年的第一次营业

什么是?

工作坊

工作坊是目前越来越流行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以在某个领域比较富有经验的主讲人为核心,10-20名参与者组成小团体通过活动、讨论的方式共同进行学习交流。

1月14日下午,由我院鼻肠管置管中心举办的鼻肠管工作坊在2号楼五楼第一示教室进行。此次参与者包括各科营养小组成员、兴趣参与者及多家外院护理人员。培训内容为以下四大点:1.由张盛副主任医师讲解如何从临床营养中获取科研信息2.由陈红萍副主任护师讲解临床营养常见并发症的护理3.由陈旗滨主管护师讲解临床置管难点解析及读片分享。4.由周漂漂护师进行置管模拟人培训。

什么是鼻肠管?为什么在现有医疗发展进程中,鼻肠管的地位越来越得以提升?

这主要来源于临床医学对于肠内营养给予认知广度的提升,实验表明:禁食超过72h,就会出现肠道通透性增高、细菌易位。而肠内营养具有保护肠道黏膜屏障、防止肠道细菌易位的作用。肠内营养不在是局限在提供人体营养支持,而是要维持细胞的代谢,保持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进而调控免疫,内分泌等功能与修复组织,以促使病人康复。既然有如此意义,我们又将如何正确对患者给予肠内营养?这就又解释了上面的问题。

鼻肠管的优点:

重症患者由于神志不清或气管插管等原因,多数不能经口进食,极易出现营养不良蛋白低下的情况,目前多提倡及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鼻胃管因其简便、易操作,在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但是急危重症患者,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胃动力紊乱,容易出现胃潴留的情况,胃内容物极易发生返流,而引起误吸,从而引发肺部感染,不利于患者康复。所以通过鼻肠管进行幽门后喂养来降低误吸风险是现临床上常见的方式。

study

陈旗滨老师作为空肠管盲插技术的带领人,对我们教授了如何正确迅速的进行鼻肠管盲插置管术。第一步,将鼻肠管放置于无菌生理盐水中浸泡,直至管身变软,将患者取右侧卧位,以留置胃管的方式将鼻肠管留置到胃内(约50cm)。第二步,予患者肌注(30min起效)或静推胃复安(15min起效),促进肠蠕动,第三步,随着患者的呼吸,在患者吸气时,将鼻肠管顺势缓慢送入。第四步,感受到阻力时,注入ml的空气,或温开水,冲开幽门,使鼻肠管顺利进入十二指肠,再往里送管,一般留置长度为cm以上。

课间,老师们还分享了b超定位下留置鼻肠管的新技术,以及x线下如何读片确定鼻肠管是否在位的技术,短短一个下午,便体会到小小鼻肠管背后的大大的不容易,医院作为鼻肠管置管中心的背后是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希望通过此文的普及能让越来越多的人认知到鼻肠管幽门后喂养的重要性,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营养小组,丰富我院团队建设!

文:潘晴艳

编:潘晴艳

审核:潘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ivc.com/wzlzz/11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