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可怕,可怕是并发症
今天和大家分享总结
12个糖尿病并发症早期信号
信号1:腰酸脚肿,尿泡沫多患糖尿病达10~20年后,约半数以上的糖友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多数糖友没有症状,部分糖友出现“腰酸脚肿,尿泡沫多”症状。
糖尿病肾病的肾脏损害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一旦临床上出现肾脏损害,表明肾脏病病变已较严重。
医院检查,同时应注意与腰肌劳损、尿路感染、静脉回流障碍、血糖控制欠佳等鉴别。
信号2: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甚至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常情况下早期眼部无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视力变形,甚至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眼底检查时,可发现有微动脉瘤,微静脉扩张、出血、渗出、视网膜水肿以及新生血管等改变。
信号3:四肢末端麻木、刺痛、感觉异常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会由于受损的神经不同而不同。
当感觉神经病变时,主要症状为四肢末端麻木、刺痛、感觉异常。
通常呈手套或袜套样分布,多从下肢开始,对称发生,延肢体的纵轴发展,症状夜间加剧。
另外,体格检查示足部皮肤色泽暗淡,汗毛稀少,皮温较低;痛温觉、振动觉减退或缺失,踝反射正常或仅轻度减弱,运动功能基本完好。
运动神经受损,则会出现运动障碍、肌肉无力、萎缩等。
信号4:尿无力、尿潴留、淋漓不尽、尿频、尿急由于糖尿病造成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被称为神经源性膀胱。
主要表现为尿无力、尿潴留、淋漓不尽、尿频、尿急等。
信号5: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所致胃肠植物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
临床表现为胃弛缓与胃潴留。典型症状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症状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
信号6:皮肤呈暗红、发紫,皮肤干燥,足趾间皮肤糜烂皮肤呈暗红、发紫;温度明显降低;水肿;趾甲异常;胼胝;溃疡;皮肤干燥,足趾间皮肤糜烂。
这些描述的情况,都是引起糖尿病足发生的高危险因素之一。
一旦双脚有问题,应及时找专科医师诊治。
信号7:胸痛、胸闷、胸部紧缩感、伴有大汗、恶心出现胸痛、胸闷、胸部紧缩感、伴有大汗、恶心等症状,通常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表现。
但由于神经病变(尤其是末梢神经病变)的影响,疼痛的感觉并不明显。
临床上不会出现“刀割样”、“压榨样”疼痛,需要谨慎对待。
信号8:下肢局部疼痛、麻木或肌肉无力感活动后出现下肢局部疼痛、麻木或肌肉无力感,肢体停止运动后症状缓解,重复相同强度的运动又出现症状,休息后又和缓解。
常常提示下肢动脉内由于粥样斑块形成引起管腔狭窄,此时常说明心脏、脑等重要器官血管有同样改变,须及时就诊。
信号9:突然晕阙,意识不清突然意识不清,跌倒在地,可伴有四肢抽搐,数分钟或几十分钟后自行清醒,没有特别不舒服的感觉,这在医学上称为晕阙。
许多心血管疾病可导致晕阙,如心跳过慢、各种心动过速、主动脉瓣膜狭窄、肥厚性心肌病、肺栓塞、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严重心肌梗死等,此时必须及时就医,否则有猝死的危险。
如发生昏阙应及时监测血糖,排除低血糖的干扰。
总而言之,早期识别一些糖尿病并发症出现的信号,对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继续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要记住,要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糖友必须长期坚持控制好各种代谢异常指标,如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胰岛素抵抗、血液黏稠度高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除此之外,定期进行复诊检查,早期评估和早期诊断,尽早对危险因素给予必要的干预和控制,是有效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复诊的项目及频率
每次随诊时
每3~6个月一次
每半年一次
检查治疗计划
病史和体检
全面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评价血糖控制
体重
重复初诊的化验
体重
血压
检查并发症
血压(如需要)
检查足部
眼底、尿白蛋白定量检查
检查足部(如需要)
检查自我监测的准确性
标准12导心电图、踝肱动脉压测定
化验
其他病变
空腹、餐后血糖
全面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心电图
重复初诊的化验
血脂(如需要)
检查并发症
糖尿病管理、预防,最重要的组成环节,监测。无论是饮食控制还是联合药物治疗,诊断糖尿病后应开始合理安排监测血糖频率。
如果可以天天检测血糖
更可以检测心电、血脂、血氧、胆固醇
而且方便快捷,可随时查看历史检测数据
还不用排队!
这是不是糖尿病患者最佳的管理监测?
想做到这样很简单
只需要加入健康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