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留置胃管的患者,如何避免误吸?
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和吞咽呛咳,因呛咳容易导致误吸引发呼吸系统炎症,甚至发生窒息危及生命。为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并避免误吸而引起肺部感染,往往给予留置胃管,通过鼻饲流质食物和水来满足患者对营养和水分的需求。但实际上,由于患者意识改变,胃管位置不当,不合适的体位,呕吐等,鼻饲患者仍有误吸引发呼吸系统炎症状况的发生。
鼻饲患者容易发生误吸的原因?
1、意识状态的改变
处于昏睡,昏迷状态的患者,因咽部感觉迟钝、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吞咽困难或无力吞咽使胃肠液反流至口腔,从而导致胃肠液被吸入气管。这种情况下,误吸的可能性或严重程度都会大大增加。
2、胃管的影响
由于鼻咽腔、食管内留有胃管,鼻饲患者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境被改变。一方面,异物的刺激使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增加;另一方面,胃管的留置导致食管相对关闭不全和进一步减弱咽反射,使胃内容物易反流至口咽部经气管而误吸入肺。导管直径越粗,对发生为内容物反流的机会亦相应增肌,误吸也更容易发生。
3、呕吐
患者缺乏足够的反射来保护呼吸道,有突然、高压力的胃内容物反流到咽喉部。呕吐常会使胃管移位,甚至使胃管末端进入食管。
4、口腔不卫生
将口腔、咽部分泌物中的细菌误吸入气道是感染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做好口腔护理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误吸的发生率。
5、气管切开与机械通气
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是误吸和肺炎的危险因素
6、认知不足
病人对进食的时机,进食的量、形状缺乏科学的判断,稍能进食就排斥鼻饲。有的病人认为自己吞咽功能恢复正常,毫无顾忌进食,少部分病人为无症状吸入食物或液体,病人及家属不承认吞咽困难,盲目进食。
针对留置胃管的患者,如何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误吸呢?
1、合适的体位
将床头抬高至少30°以上,这种体位可以避免呛咳,呕吐情况的发生,且进食后该体位保持30~60min,再恢复原体位,可减少并发症。
2、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
采取对于鼻饲患者,防止肺炎最佳的治疗策略是采取侵入性的口腔卫生护理和经口腔抽出过多的咽分泌物,如果有大量的分泌物,可以经气管套管抽吸。
3、保证胃管正确的位置
每次鼻饲前均要检查胃管的位置,听诊器过水音,观察水下气泡,回抽胃内容物是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的三种有效的方法。保证胃管正确的位置,可以减少食物反流。
4、减少未胃内容物的潴留
鼻饲时常规抽取胃液检查鼻饲管是否在胃内,判断是否有胃内容物潴留及潴留量的多少,潴留量过大可增加反流的危险。有胃潴留是要暂停鼻饲或将胃内潴留物抽干净后,按常规减半进行鼻饲,必要时辅助消化药。必要时停止鼻饲,以免加重患者肺部感染。
★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