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病人病情急、危、重,昏迷病人多。昏迷病人代谢率高,而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病人的全身营养状况,危重病人早期通过鼻饲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但在肠内营养期间,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常见的有食物反流、腹胀、腹泻、胃潴留、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其中腹泻是鼻饲常见并发症,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每日排稀水样便4次以上即可称为腹泻。
有关报道:鼻饲引起腹泻的发生率可达62%,直接影响肠内营养的效果。现将肠内营养病人引起腹泻的原因及护理报道如下。
一、引起腹泻的原因
1.与营养液成分和供给技术有关
营养液的成分要注意葡萄糖、脂肪不应过多,同时要注意有适量的纤维素。适量的纤维素可增加结肠中大便的稠度并使大便成块状,利用水解巴西可可树胶和果胶作为配方添加剂可减轻腹泻。
一般营养液的渗透压为~mOsm,超过mOsm的高渗营养液可引起渗透性腹泻。因为当高渗营养液进入胃肠道时,胃肠道将分泌大量水分以稀释溶液浓度,大量水分进入胃肠道可刺激肠蠕动加速而发生腹泻。
毛春英报道当营养液中脂肪含量20%,腹泻率明显增加,如脂肪过高或3种脂肪乳的比例失调,可引起肠道吸收脂肪不良而致脂肪痢。腹泻还与病人的肠内营养液的数量、温度等有关。灌注速度过快、温度过低、污染都会引起腹泻。
2.疾病因素
病人在创伤或感染后,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引起低蛋白血症,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小肠黏膜水肿,引起吸收障碍。有研究表明,当危重病人血清蛋白低于25g/L会出现腹泻。
由于危重病人病情重,许多病人在进行肠内营养之前都经过一段时间的禁食或肠外营养,致肠黏膜细胞增殖下降、萎缩。禁食时间越长,肠内黏膜萎缩增加,绒毛萎缩造成吸收不良,此时给予鼻饲会引起腹泻。
3药物因素
使用抗生素改变了肠内正常菌群分布,也是导致腹泻发生的重要因素,危重病人由于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产生真菌感染,引起腹泻:同时抗生素还可引起假膜性肠炎,导致严重的腹泻。
为了预防和治疗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各种制酸剂,H2受体阻滞剂,乳果糖等,可使胃pH值上升,导致细菌繁殖,引起胃肠内细菌异位,发生肠源性感染,细菌的增殖导致吸收不良,从而加重了腹泻。
二、腹泻的预防与护理
1.肠内营养液的输注方法
在肠内营养液供给上要把握好温度及每次进食量、输入方式、速度等。肠内营养液温度一般为37℃~42℃,冷时加用恒温器控制温度,以保证肠内营养液所需的恒定温度,有利于病人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维持肠道及机体的免疫功能:匀浆膳食采用分次灌注,营养液的量要循序渐进,使胃肠功能逐渐适应,从lOOmL~mL开始,2--4h鼻饲一次,每次增加50mL~70mL,经2次~4次,每次鼻饲量增加至mL~mL,每日进食量视病情而定,原则上应在lO00mL~OmL/D
我科营养液采取重力滴注鼻饲和经泵持续滴入方式,全天量均匀注入,灌注速度要慢,尤其是第一个12h内的滴速一般不超过mL/h?。输注过程中,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速度以不同个体能够耐受为标准,一般需3~5d启动期调整,最终总量达0~0ml/d,在启动期内,不足部分可静脉补充营养。
鼻饲液要现开启现用,或存放在18~20℃室温下,24h内用完,防止营养液被细菌污染。瓶装营养液开启后不超过8h,滴注所用的专业肠内营养输注装置,需每日更换,并悬挂肠内营养标示。
2.与疾病有关的护理
低蛋白血症病人应先采用肠外营养纠正危重病人低蛋白血症。危重病人在胃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最初可以从50mL开始,以后逐渐增加,2d~3d达到一日所需总热量kJ,早期喂养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7d以后鼻饲喂养。对于进食时间较长的病人,如小肠吸收不全者可以选用以短肽或氨基酸为主的肠内营养液。。
3.用药护理
详细分析药物治疗与腹泻的关系,查明腹泻的原因,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停用与腹泻有关的药物,并采用抗腹泻药物,如咯哌丁胺等,同时要将粪便送检,为控制腹泻提供依据。
4.基础护理
注意观察病人是否发生脱水,遵医嘱查电解质,协助医生为病人补充电解质,保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及时处理大便,便后应将皮肤清洗干净,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还可以采用减少大便污染范围和皮肤刺激的护理用具,使粪便从肛管流出,不接触皮肤,预防压疮。注意房间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加强口腔护理,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引起肠道感染同时注意心理护理,给予必要精神上的安慰
原作者:刘诤诤吴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