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二胎、三胎政策开放,高危妊娠率增加,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出生,需要呼吸支持早产儿逐渐增多,机械通气在NICU中的应用广泛,但是部分患儿出现呼吸机依赖,脱机困难,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感染风险增加,如何减少呼吸机依赖尽早撤离呼吸机一直困扰着新生儿科医护人员。
为解决这一困扰,医院新生儿科从年至年期间针对部分机械通气的新生儿采用了俯卧位通气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30多例使用有创通气、双水平通气及无创通气的患儿进行俯卧位通气的方法,明显缩短了呼吸机使用时间,降低了平均住院日,减少了院内感染发生的几率。
俯卧位通气,通俗语言讲就是让患儿“趴着睡”,可别小看这“趴着睡”的通气方式,它有很多优点:
1.俯卧位对RDS患儿机械通气的作用:增加患儿背侧肺泡的膨胀,改变膈肌运动的位置,改善通气和血流比值,从而改善了氧合。
2.便于肺部分泌物引流,减少二氧化碳的储留,有助于改善气体交换。
3.呼吸过程中胸廓稳定性及膈肌运动幅度有关,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同时也可有效提高患儿的预后效果以及患者家属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认可。
4.早产儿发育不成熟,肋弓比较软,仰卧位吸气时肋弓内陷,影响肺的扩张,同时仰卧位腹内容物压迫隔肌,阻碍肺容量的增加,使呼吸效率降低。而俯卧位时隔肌运动受腹内容物影响较小,俯卧位时气泡有效通气量大于仰卧位。
5.降低早产儿的呼吸功,增加了肺氧合,稳定了心率,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
6.促进胃排空、减少胃食管反流、增加睡眠时间、减少能量消耗。
正因为“趴着睡”的俯卧位通气具有这些优点,科室经过充分准备和论证后开展了俯卧位通气,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End
资料提供:新生儿科文:李龙丽编辑:党委办霍薇审核:陈正丽为方便广大市民通过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