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您好,超声科!”
“您好,有一位呼吸困难的患者,请求床旁肺超声支援。”
好久没体验24小时了,下班点到,各位老师们纷纷挥手告别后,随着夜幕落下,进入了透着大战前夕的寂静时刻……前半夜,急诊来了位卧床、喘憋的老者。收缩压掉到70mmHg(一直在波动),氧饱和度在80%~90%波动,很快意识不清,即将插管了。这是呼吸衰竭合并循环衰竭(休克)。那么问题来了:第1问:呼衰为什么呼衰?
先来一波肺~
图1前胸壁四个区域的肺超声征象
前胸壁四个区域都是A线,除了左侧2区胸膜下出现小低回声区(图2)。图2胸膜下局限性病灶
这要么是既往梗死灶、既往肺炎留下的病灶,或者本次出现了ARDS等可能,说明不了太多问题,继续探索。图3左侧腋后线第8-9肋间肺间质浸润
由于仰卧位,呼吸急促,没法翻身探查背部。于是左肺下叶(图3)就是能探查的最低位,显示:局灶性B线、胸膜增粗、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有胸腔积液。同时,右侧也是肺下叶出现了局灶性B线。虽然背部无法探查,但可大致猜测:左侧背部肺实变,右侧背部实变或也是B线。肺部浸润跑不了,只是肺失充气严重程度问题。目前诊断:大概率是肺炎,小概率是其它原因造成的急性肺损伤导致的肺水肿(不是流体力学性肺水肿)!第2问:休克为什么休克?
此时我们来瞟一眼循环,看看循环是个什么状态。
视频1打得很歪的心尖四腔心
仰卧位+呼吸急促,勉勉强强打成这样了,凑合看吧~我们能大致发现,四个腔室不大不小(除了左房稍有点大),但是运动极不协调!考虑心脏高动力状态。首先除外了心源性休克。下腔静脉呼气末20.7mm,吸气末5.9mm,塌陷率71.5%。这种又宽又塌陷的下腔静脉,提示管腔扩张,但管壁张力很低,考虑和患者过强的吸气努力有关,可能还有管壁张力失调相关。除外了低血容量性休克。此外
肺栓塞(Aprofile+DVT+RVdysfunction)、
张力性气胸(A’profile)、
心包填塞(直接征象),三者均不存在,
暂时除外了梗阻性休克。
所以分布性休克(尤其感染性休克)应该是目前更符合的诊断。这时候还没完!进一步考虑一个问题:到底是感染性休克,通过血流波及了肺,导致了肺损伤;
还是肺感染作为首发因素,导致了感染性休克呢?
第3问:是呼吸影响的循环?还是循环影响的呼吸?
此时,一个真相悄悄浮出水面……
图4剑突下纵切面正中心偏左,胃窦近胃体切面
于肝左叶下缘,发现一个充满的胃腔!
视频2剑突下胃窦横截面和胃体部分切面
尽管幽门和胃窦看起来貌似正常,但朝胃体扫查,可见一个巨大的胃腔,内充满胃内容物,且胃窦收缩幅度几乎消失!再扫一下左侧腋中线附近的胃底切面:
视频3左侧腋中线胃底切面
依然可见胃内容物填充。
对家属进行相关病史询问,获知:患者长期卧床,吃饭饮水时常呛咳。本次入院前也是进食后呛咳,进而发热(掉血压发生在之后)。病例小结:
尽管联合心-肺超声对急性呼吸困难和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的病因诊断有着较准确的提示,但其内在联系:究竟是循环破坏的呼吸,还是呼吸破坏的循环,进一步多看看,多想想,能获取更多信息。
第4问:大量胃潴留和误吸性肺炎的关系?
年的时候,我曾经参与了一个肠内营养的项目,当时阅读了百余篇相关的文献,总结了一篇超声监测胃残余量的综述,并下手操作了多个胃。发现,超声不论定性,还是定量,对胃的功能均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这是综述中总结了近些年来,计算胃残余量的建模公式。目前最准确、最简便的,是胃肠超声大佬Perlas教授年的公式(第4个)。图片为本人课件
图中图来源于参考文献
传统胃残余量怎么测量?拿注射器,对着胃管回抽!
胃内容物回抽使患者体验感很差(很难受哇!),还容易造成营养中断、二次喂养、污染、胃内压改变引起的返流等……现在拿超声一看,是不是又无创、又便捷、又安全??!!
图片为本人课件
图中图来源于参考文献
具体解释一下:半定量,就是不计算具体数值,仅做分级评估。(1)如果你看见的是一个空腔的胃(见图5左),则低误吸风险(胃里没东西,你误吸个啥?);(2)如果你看见了胃内容物为液体(见图5中),右侧卧位看见,为1级,预测胃残余量(GV)<ml;右侧卧位和平卧位均可见,为2级,预测胃残余量>ml;(3)看见固态物(见图5右),直接3级,高误吸风险。图5(左)为本人空腹胃窦,(中)为喝了水,(右)为吃了饭
看了吧,超声的价值,极大极大极大~!
手握探头的日子,总是开心的~
作者:医院超声科赵浩天
点击上方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