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胃(早饱、呃逆、呕吐、血糖波动大)
一、啥是糖尿病胃轻瘫?胃轻瘫综合征(GastroparesisSyndrome)是指以胃排空迟缓为特征的临床症状群,但是检查未发现上消化道或上腹部有器质性病变。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又称特发性胃轻瘫,多发于年轻女性。根据起病缓急及病程长短可将胃轻瘫分为急慢性两种。临床上慢性多见,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常达数月甚至10余年。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gastroparesis,DGP)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以胃动力障碍及胃排空延迟为特征,是一种慢性上消化道神经肌肉紊乱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干呕、呕吐、食欲不振、早饱、餐后腹胀、嗳气、上腹灼热或疼痛、营养不良、体质量减轻等,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甚至缺如,因此该病极易受到患者和临床医生的忽视。
二、糖尿病胃轻瘫症状?
胃轻瘫的症状和体征因人而异,可能包括以下1种或多种症状:恶心和呕吐(尤其呕吐未消化食物)、烧心、吃得很少就觉得饱了、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腹胀、血糖不稳、胃食管反流、胃痉挛。
临床主要表现为:早饱,餐后上腹饱胀不适,饮食减少(以前写过一篇神经性厌食的博客,可在我的新浪博客里面看看),间歇性恶心,发作性干呕或迟发性呕吐,体重减轻等,临床上检查未发现胃肠道有器质性损害。以糖尿病内脏神经病变所致的胃轻瘫最多见,约占糖尿病患者的30%。典型病例为长期控制不好的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多伴有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及自主神经炎等。
三、糖尿病胃轻瘫的原因?
有些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胃轻瘫。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危险因素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胃部手术史。胃轻瘫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见,在食道、胃或小肠周围做过手术的患者中更常见,因为手术会影响迷走神经。接受过某些癌症治疗的患者,如胸部或胃部周围的放射治疗,也更容易出现胃轻瘫。
1.糖尿病患者处于高血糖状态,能够改变胃排空速率,消化间期移行复合运动Ⅲ期受到抑制甚至缺失,引起胃收缩能力降低、胃电节律异常、胃压力失常等症状,进而导致胃排空延迟,胃排空延迟又进一步使血糖难以控制,二者形成恶性循环。
2.自主神经病变学说认为自主神经(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肠壁内在神经系统)支配胃肠道运动。随着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发展,患者自主神经发生改变,可引起迷走神经脱髓鞘,进而胃底、胃窦部收缩力减弱,胃运动功能减弱,胃排空延迟,引起或加重胃轻瘫。
3.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糖尿病胃轻瘫发病的重要因素,有报道显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可高达78%。糖尿病患者免疫力降低易受到感染,其病程越长,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就越高,合并胃轻瘫的发生率也越高。
4.胃肠激素水平紊乱是糖尿病胃轻瘫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具体表现为血液激素水平的紊乱或者激素相关受体受损或减少。研究发现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液中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上升,生长抑素水平下降,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高血糖影响生长抑素分泌从而降低了对胃动素、胃泌素的抑制作用,二是由于胃动力下降引起的代偿性分泌调节。
四、胃轻瘫的危害?
胃轻瘫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更难控制。有时,胃轻瘫患者的胃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将食物排入肠道进行消化吸收。其他时候,胃可能会很快排出食物。这种不可预测性使得糖尿病患者很难知道何时使用胰岛素,这意味着其血糖水平有时可能过高或过低。
血糖水平过高时,糖尿病患者发生肾脏病变、眼部疾病如视网膜病变和白内障、心脏病、可能导致截肢的足部并发症、神经病变和酮症酸中毒的风险增加。当血糖水平过低时,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颤抖、糖尿病性昏迷、失去意识、癫痫发作。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还会出现其他并发症,如营养不良、细菌感染、无法消化大块食物进而导致胃阻塞、电解质失衡、慢性呕吐导致食道撕裂、食道发炎可能导致吞咽困难。
五、糖尿病胃轻瘫的检查?
对于那些存在胃排空延迟,但是缺乏相应临床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控制不佳,尤其是餐后出现的低血糖症状可能是探究胃轻瘫的唯一线索。
1、胃窦动力低下,胃排空延缓。2、胃近端顺应性降低,使胃容纳性减弱。3、胃近端压力减低,使胃液体排空延缓。4、胃,幽门,十二指肠运动不协调,因此,本病主要表现为胃排空延缓,常有早饱,餐后上腹饱以及进食后上腹不适等症状。5、进行核素或X线检查以确定胃排空延缓的存在是诊断胃轻瘫的必要条件。
此外,怀疑患者有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医生还可进行下列检查:
血液检查,了解胃轻瘫常见的营养不良和电解质失衡。
胆囊、肾脏和胰腺的影像学检查,以排除胆囊问题、肾脏疾病或胰腺炎的原因。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了解胃结构异常。
六、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
糖尿病患者,如呕吐宿食、空腹时腹部有振水音,即可疑诊糖尿病性胃轻瘫。胃肠钡餐检查时,钡剂在4小时后仍存留50%,或6小时后仍未排空;胃镜检查见胃腔大量宿食潴留均为本症之佐证;核医学相关技术测定胃排空可进一步诊断。应注意与器质性胃潴留鉴别。
七、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
针对以上发病机制,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思路应从原发病以及促进胃动力、加速胃排空、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出发,患者还应注意日常的饮食习惯、加强运动,外加药物治疗,可使患者的胃轻瘫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1.原发病的治疗
血糖水平的高低与胃排空的关系十分密切。患者应积极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从而改善糖尿病性胃轻瘫的胃排空延迟症状。
2.饮食治疗
患者应坚持饮食治疗,少量多餐,每日6~8餐,弥补三餐进食量不足;低脂饮食,禁食刺激性、生冷等食物;不应选择太干、太硬的和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尽量将食物加工为稀软。如果病情严重,可以将食物混合搅碎成浆(糜)状,以更加利于消化吸收,并使食物易于通过胃肠道;此外,患者还可适量进食富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如魔芋、水果、藻胶等,以利于胃肠蠕动。
1.少食多餐
增加每日进餐的次数和减少每餐的量有助于缓解腹胀,胃也可排空得更快。少吃多餐意味着每天吃饭的次数应该是4到6次,以满足营养需要。
2.充分咀嚼食物
如果食物在口中咀嚼不够,则在胃中消化时增加胃的负担。未能充分分解的食物不会轻易进入小肠。如果有必要,应解决牙齿问题。
3.避免在饭后躺卧
进食时或进食后3小时内躺卧,会推迟胃排空。这是因为重力的影响减少了。并且进餐期间或之后躺卧,也会导致胃酸倒流。饭后散步或适当活动,可有助于刺激腹部肌肉。
4.两餐之间补充液体
液体可以占据胃中空间,所以在两餐之间喝补充液体可有帮助,而不是在进餐期间饮用。
5.每日补充营养
营养不良是胃轻瘫可能的并发症,日常可通过多种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补充剂来避免这种情况。
6.避免进食某些食物
某些食物更难消化,胃轻瘫的症状会加重。包括:
(1)高脂肪的食物。脂肪使胃排空延迟。然而,一些脂肪仍然对健康很重要。含有脂肪的液体,例如果汁和奶昔,可比固体食物更易消化。限制可能使症状恶化的高脂肪肉类和奶制品也是有益的。
高纤维食物。纤维增加胃排空时间,可导致堵塞,也被称为粪石。应避免的高纤维的食物包括:
?高纤维食物
?水果,如苹果、浆果、无花果和橙子
?蔬菜,如花椰菜、卷心菜和青豆
?全谷类食品
?坚果和种子类
?豆荚和扁豆
(2)不易于咀嚼食物。例如坚果、种子、玉米和爆米花。
(3)垃圾食品。由于胃排空缓慢,主要摄入健康和营养食物是很重要的。摄入这类食物可降低如比萨饼、薯条、碳酸饮料和糖果等不能提供充分营养的垃圾食品的摄入。
(4)酒精。饮酒后胃排空率延迟。
7.可进食的食物
一般来说,鼓励胃轻瘫者进食以下食物:
(1)水果和蔬菜
?混合水果和蔬菜,如果泥或水果奶昔
?桃子罐头和梨罐头
?煮熟的水果和蔬菜
?果汁
?清汤或浓汤
(2)碳水化合物和淀粉
?玉米饼
?英式松饼
?膨化小麦和大米谷物
?土豆和红薯
?白面包、饼干、面食、米饭
(3)肉、蛋和奶制品
?低脂奶酪
?蛋奶冻
?鸡蛋
?肉汤
?低脂牛奶和奶昔
?酸奶
?无皮而非油炸的家禽肉
?贝类
?豆腐
?鱼汤
8.美国胃轻瘫患者协会的“三个阶段”法
(1)第一阶段:由肉汤、蔬菜汁组成。
(2)第二阶段:包括更多的含有面条和米饭,还有花生酱、奶酪和饼干的汤。
(3)第三阶段:添加软淀粉,以及烤鸡肉和烤鱼。
3.药物治疗
在已开始饮食治疗后,充分考虑治疗利弊,可应用促动力药物以改善胃轻瘫临床症状及胃排空。
1.甲氧氯普胺
是中枢及外周神经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具有促胃动力和止吐作用。通过拮抗多巴胺受体增加肠肌神经丛释放乙酸胆碱发挥促胃动力作用,止吐效应是作用于延脑催吐化学感应区。甲氧氯普胺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相对常见,如嗜睡、头晕及锥体外系反应。为一线促动力药物,推荐以最低剂量液体形式给药,最大剂量不应超过0.5mg/(kg·d)。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后需要停药。
2.多潘立酮
为周围神经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也具有促动力和止吐作用,能增进胃窦部蠕动、十二指肠收缩力。此药不影响胃酸的分泌,不透过血脑屏障,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对不能使用甲氧氯普胺的患者推荐使用多潘立酮。考虑到多潘立酮可能会延长心电图矫正的Q-T间期,故推荐做基线心电图,若存在Q-T间期延长表现,则不建议应用该药物。应用多潘立酮同时随诊心电图变化。
3.红霉素
除作为抗生素外,还作用于胃及十二指肠的胆碱能神经元和平滑肌,激动胃动素受体,是最有效的静脉促胃动力药物。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长期应用易导致菌群失调。偶见转氨酶轻度升高。口服红霉素也可改善胃排空,但长期疗效会因快速抗药反应而受限。
4.米坦西诺
是一种新的大环内酯类胃动素激动剂,具有促进胃动力作用而没有抗生素活性。
5.莫沙必利
为苯甲酸胺的衍生物,是新一代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主要作用于胃肠肌间神经丛末梢的5-羟色胺受体,促进结节后神经纤维释放乙酰胆碱,从而促进胃排空。
6.止吐药
可以改善伴随的恶心呕吐临床症状,但不能改善胃排空。
7.三环类抗抑郁药
可用于胃轻瘫伴顽固恶心呕吐的患者,但药物本身不能促进胃排空,同时有潜在的延迟胃排空的风险。
4.摩腹疗法、艾灸疗法
采用摩腹疗法可以防治胃轻瘫问题。排空小便、洗净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微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右手叠放在左手上,按顺时针方向,按揉多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呼吸自然,以利于胃肠蠕动。
可以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
5.运动治疗
糖友们应每天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助于血糖的消耗进而控制血糖,刺进肠胃蠕动,还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
在某些情况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可能需要管饲或静脉营养。只有当患者无法控制血糖或严重胃轻瘫时,医生才会推荐这种疗法。当需要管饲时,插入消化道的管子会完全绕过胃,将营养物质直接送入肠道,这有助于保持血糖水平稳定。在许多情况下,管饲是暂时的。
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胃造口术或空肠造口和/或胃电刺激治疗。
八、糖尿病胃轻瘫的注意事项?
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胃轻瘫,糖友需要知道。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可能导致胃轻瘫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九、糖尿病胃轻瘫的预防?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肯定绕不开血糖等代谢指标的控制,绕开血糖控制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都是空谈。强调全面达标!
十、糖尿病胃轻瘫的预后?
与没有胃轻瘫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胃轻瘫性糖尿病患者中住院、急诊室就诊以及发生其他并发症的比例更高。此外,这些患者更容易出现眼部疾病、肾脏病变和心脏病,使其早逝风险增加。当然,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和总体预后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患者可通过学习如何最好地管理血糖水平来改善预后。
声明:本站文章为转载仅作分享,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评论留言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