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上健胃消食片,我们一起去顺德之中山前

说起美食,人们都知道“食在广州”这句话,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下一句“厨出凤城”,凤城指的就是顺德大良。年,顺德在继成都之后成为国内第二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美食之都”称号的城市。在这个全民皆厨的地方,广府菜被精雕细琢,推陈出新,于传统之中不断繁衍出新鲜的“顺德味儿”。

今年初春,从深圳出发以广州为终点,我们在粤东潮汕进行了两天23家店的美食之旅;盛夏,姐又再次来到广东,起始和终点依旧,探寻了顺德、中山的南粤佳肴。原本此次行程还包括江门,无奈临出发前主力跟班兼司机小季同学身体抱恙,只得临时调整计划,不过这样也使得我们在顺德和中山的行程安排更为从容。

顺德和中山地处美丽富饶的珠江西岸,河流、水库、湿地、滩涂,密布的水网造就了新鲜而丰富的物产资源,而丰富的食材又为人们创造美食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顺德菜闻名天下,与其相邻的中山,也丝毫不逊色。从深圳出发途径伶仃洋上的虎门大桥,进入中山辖区,这次的南粤美食之旅,就以中山作为前传吧。

中山,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的,下辖24个街镇,每个镇都有各自特色鲜明的产业,以及美食。比如小榄的锁、古镇的灯、大涌的红木、沙溪的服装……再比如石岐的乳鸽、小榄的鱼球、南朗的海鲜、五桂山的仙人掌、三乡的濑粉、沙溪的扣肉、东升的脆肉鲩、神湾的菠萝……

我们这次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安排了七家店,但其实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各个镇之间距离比较远,各店比较分散,只得将list精炼再精炼,行程调整再调整,才把想吃的尽量都安排进计划中。废话不多说,赶紧进入正题——

下午茶从一碗竹升面开始

岭南水乡几乎不出产小麦,但面食在这里却也能大放异彩,竹升面作为为数不多的广东传统面食之一,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就为南派面食争得一席之地。竹升面就是人骑坐在碗口粗的茅竹竿上,利用弹跳的重力压打出的面条,俗称“跳竹升”。

下午三点多,我们到了酒店放下行李,叫了辆车就直奔小榄镇。小榄有一家小有名气的面馆,就是《味道中山》中纪录的『美可记竹升面』竹升面。

这里的竹升面完全以鸡蛋代替水和面,做出的面条弹性十足,爽口筋道。上铺一层调味鲜香的姜葱捞汁,清冽的姜味一下子打开了舟车劳顿之后的食欲。

云吞皮也是用竹升面的方法压打的,皮薄柔韧,隐隐透着淡淡的肉色。老店在镇郊的城中村里,如果嫌远建议去镇里的分店,问过店里的小妹,竹升面都是在老板家的作坊里制作好送到面馆里的,估计味道区别不大。

美可记竹升面

小榄镇环村西路10号九洲基社区内-

当得起五钻之名的妙龄乳鸽

中山的乳鸽有名,以石岐尤佳。市中心有家『石岐佬』名气很大,但给人感觉类似全聚德之于北京烤鸭,未免有些从众。刚好我们人在小榄,就选了『小榄人家』。如果没时间去小榄镇,石岐佬倒也不失为一个可选之处。

本以为这家店就是个镇上的小酒家,下车一看给惊着了,竟然误打误撞到了一个五钻级,这敞亮气派的,价格却也不贵,而且服务还相当好。我们边吃边把经理叫来各种提问取经,他态度和蔼很耐心,专业感也很强。

妙龄鸽,用的是15天龄的乳鸽,听说后有些于心不忍,一口咬下去便顾不了那么多了。脆皮咔嚓一声破碎在口中,肉质细嫩多汁,果然还是年轻的好啊。

炸鱼球是小榄镇的特色菜,是用鲮鱼肉搅打成胶,挤成球型炸制而成,搭配蚬蚧酱蘸食。鱼球味道鲜美口感Q弹,蘸汁咸鲜有带着陈皮香,比鱼球更出彩。

中山顺德一带有种常用来煲汤或者与鸡同烹的果子叫频婆,又名凤眼果,样子有点像板栗。频婆子是用频婆叶卷裹的豆沙糯米糍,豆沙香甜细腻,糯米柔软爽滑,沾染着淡淡的叶香,是一道是很能给人惊喜的茶点。

小榄人家酒楼

小榄镇民安中路33号-

吃蚕豆长大的脆肉鲩

位于中山市区与小榄镇之间的东升镇,有着“中国脆肉鲩之乡”的称号,吃完乳鸽,我们又叫车赶往东升镇。滴滴司机接单,见出发地和目的地都是饭店,心生疑虑,只好老实说我们换一家再接着吃,估计他心里不定怎么嘀咕呢。车行穿过一片厂房区转弯,昏暗冷清的街道上突然出现一片霓虹喧嚣,便是我们要去的『红日饭店』。

脆肉鲩与普通鲩鱼外表无异,肉脆的秘密就在于它是用蚕豆喂养的。一条鱼大约十多斤重,人少可以选择半条,单价比整条略贵出一点零头,四五个人吃足够了。一鱼四吃,我们选了清水汆鱼片、豉汁蒸鱼腩、蒜香鱼柳和椒盐鱼骨四种做法。

清水打边炉是广东人眼中火锅的最高境界,煮一锅清水,几片葱姜,极简的做法最能体现食材的本味。下入片薄的鱼片,只需几秒捞出,蘸一点加了葱姜椒圈的酱油,鱼片爽脆弹牙,口感绝妙。

蒸鱼腩选的是最肥美的鱼腩部位切段,淋上豉油蒸制。在保留脆肉鲩本身脆弹口感之余,还能品味到鱼腩脂肪的丰腴。蒜香鱼柳和椒盐鱼骨调味也相当到位,无奈分量只在太大,只吃了一小部分,剩下的打包托人带回深圳给在病榻上流口水的小季同学,据说一口气吃光两大盒。

红日饭店

东升镇裕隆三路与迎福路交口北50米-

早上赖床不如去吃碗濑粉

米粉在盛产稻米的珠三角是很常见的一种食物。“濑”在当地方言中是黏稠的液体缓慢流出的意思,一个“濑”字形象的描述了粘米粉浆从粉榨的孔中挤压出,流入沸水中形成粉条的这一过程。

广东很多地方的濑粉都很有名,其中包括中山的三乡镇。一大早我们出发赶赴20多公里外的三乡吃早餐,早到滴滴的司机们都没开工,等了半天才叫到车子。辗转在一片城中村里找到店铺,一看招牌发现是分店,跟店员打听,幸好老店离的不远,便腿着过去,终于在一个牌坊下找到了这家『铭珠粥粉』店。

牛腩、烧鸭、肠仔各点一小碗,米粉洁白半透明,看上去质感有点接近东北的粉条子,嗦起来十分爽滑,汤底以猪骨熬煮,貌似加入鱼干,清鲜味美。

浇头做的更不含糊,量足,味道也好。牛腩软糯、肠仔嫩弹,烧鸭尤其值得夸赞。原本姐除了烤鸭外,对别的鸭子统统无爱,这个烧鸭真是出乎意料,皮脆肉弹,卤味香浓,把鸭子的骚气完全掩盖住,丝毫察觉不到。

铭珠粥粉

三乡镇乌石大街3号乌石牌坊下-

老式茶楼里叹个怀旧的早茶

早茶是在广东最有仪式感的早餐方式,广东人把喝早茶惬意的称之为“叹早茶”。“叹”在广东话里就是享受的意思,饱含着人们淡定悠闲的生活态度。从三乡返回市区的路上,我们往南区绕行一下,又接着去了“叹”了个早茶。

『爱群食店』的老板是一位年过80的香港老人,十几年前来到中山,在自家门口开起了这间极具典型传统风格的茶楼。精致高档的新派早茶吃过不少,但这种旧式茶楼还只在电视上看到过,熙攘的客流,热闹的交谈,一笼笼摆在手推车上热气腾腾的茶点,一进店就能感受到一股生动的地气儿。

茶楼主要面向周围居民,所以价格特别便宜,茶点的种类很丰富,不乏一些一般茶楼不常见的怀旧款,比如鸭脚扎。不过对于早上六点就开门的店,打死我们也拼不过早睡早起的阿公阿婆们,九点半到店时,鸭脚扎以及部分点击率高的茶点都沽清了,建议去的话一定要赶早。

玫瑰花糕带着淡淡的花香,入口爽滑宛如布丁,西米饺里面裹着奶黄馅,浓郁香甜,这两道茶点给人印象比较深刻。此外粥品的用料很是扎实,及第粥和鲍鱼鸡粥里面的货都满满的,几乎占据一碗粥的一半分量,实惠得感人。

爱群食店

南区银谭二路25号-

舌尖上的网红芦兜粽总是要尝尝

隆都是中山的沙溪、大涌一带的旧称,隆都风味独特的地方饮食文化也是远近闻名的,比如沙溪的牛肉、扣肉,以及在《舌尖上的中国》里出镜的芦兜粽。所以我们就选了拍摄地『荔苑隆都菜馆』,一网打尽这些经典菜肴。

沙溪镇离市区比较近,国道旁家具城后面就是这家店,圈地不小,整的像个农家乐,从停车场就能看出来这里人气很旺。因为早餐吃了两顿,结束的比较迟,我们赶在午市打烊前到店,很多菜都没了,给肚子做了周密的计划,却没料想到这一层,真是失策。

幸好芦兜粽还有,中山人的粽子用芦兜叶包裹,它比芦苇叶更厚实坚韧。芦兜粽不同于普通粽子的四角型,而是将粽叶卷成长筒型,放入糯米、红豆、五花肉、咸蛋黄等捆扎煨煮。食用时纵向切开,好像一条龙舟。味道跟平时吃的蛋黄肉粽并无二致,只是形式上比较新颖。

扣肉是沙溪人宴席上必不可少的角色,五花腩夹粉葛片蒸制,扣肉浓香的油脂被粉葛吸收,肉肥而不腻,粉葛绵而不干,二者彼此融合,相互渗透,外表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吃起来却是实打实的满足。

这餐最令人满意的是店外院子里摆摊的神湾菠萝,可以点了削好,切成果盘直接送到桌上。没有经过盐水浸泡,吃起来却一点不涩,清甜可口。

荔苑隆都菜馆

沙溪镇国道新红利居家具市场后-

大排档起家的椒盐水蛇

过去,水蛇价格低廉,在水产中属于屌丝,通常都用于煲汤或者做成水蛇粥。后来被大排档的厨师钻研创新,做成椒盐蛇段,也身价倍增了。西区彩虹大道上有两家以椒盐水蛇起家的店:『辉记』是最早做椒盐水蛇的,凭借这道还拿过中山十大名菜的奖,至今还保留着大排档风格;『轩记』以前在它隔壁,也是个排档,如今做大,搬到几百米开外,成了这般富丽堂皇的气派模样。

两家各有各的簇拥粉儿,取舍困难,就看个人喜欢哪种风格了,我们从拍照光线考虑选了后一家『轩记食店』。等水蛇的时候,先点了只妙龄鸽来塞牙缝儿,顺便对比一下,尽管味道也还不错,但是跟之前『小榄人家』的相比,还是差了一截,果然是由奢入俭难啊。

等了小一会儿,金黄焦酥、弯卷成马鞍形的主角终于登场。吃椒盐水蛇必须抛开斯文,直接上手,拿起一件往弯曲的反向一拗,骨肉便稍有分离,用牙咬住的蛇肉一端,轻轻一甩头,一片蛇肉就被撕扯下来,这一过程感觉自己的兽性都被唤醒了。

蛇肉不像黄鳝那样肥厚,但肉质紧实,嚼劲十足。过油的尺度把握的恰如其分,不干不柴,满口酥香,要是再能配壶小酒就完美了。这家店的其它菜肴只是差强人意的水平而已,绝不惊艳,不过只这一道椒盐水蛇就足够满足了。

轩记食店

西区彩虹大道20号-

原本中山美食行以椒盐水蛇完美收官就很好,兔酱为了展示自己是比小季同学更有水(da)平(wi)的优秀跟班儿,非要启用第二个胃再走一个甜品宵夜,尝尝中山特色的米仔头糕,就是土茯苓糕。

我们选的还是在中山颇有规模的甜品连锁的旗舰店,和旁边一家看起来人气还不错的小甜品店,结果踩了雷,甜品价格倒是便宜,但都不好吃,米仔头糕更是压根儿没凝结起来。看来不能给跟班儿放权太多啊。哦,对了,因为这里接近喜茶的起源地江门,我们还喝了个不用排队的网红奶茶。奶盖还不错,但茶味太淡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得来的太容易,没有喜悦感加持的缘故。

最后列一下此次中山刷店list:

再补充几条实用信息——

1.中山的滴滴打车很方便,都是快车,但车况很好,新而且干净,基本随叫随到,除了早晨太早的时候,可以请酒店的小哥帮忙叫出租车。

2.住宿我们选了市中心的大信假日酒店,正好在几家店分布的中心,设施还不错,服务也很好。

3.大部分饭店是没有直落的,午市和晚市之间要关门休息,濑粉店和早茶店只有上午营业,午后关门,所以一定要事先确认好营业时间,做好计划。

4.除了吃,岐江畔的夜景和南朗的孙中山故居也可以看看,不过我们有限的空闲全部用于休息了,毕竟睡眠是最好的代谢。

接下来要开始正式的顺德美食之旅了。

还需扫码鼓励一下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白癜风丸说明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ivc.com/wzlys/73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