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婴儿便便每多一对新手爸妈,世上就多了

婴儿生长发育迅速,摄入食物的量和种类随年龄增加而不断变化,但是由于婴儿胃肠道功能未完全成熟,会出现反流、溢乳、恶心、呕吐、腹泻、腹胀、便秘、肠绞痛等消化道问题,这些症状可能伴随婴儿期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或是对内、外刺激产生的行为反应,其中绝大部分是生理性或功能性的。如果监护人过分担忧,给予不当的检查和诊疗,会增加患儿身心痛苦及家庭精神的压力。

生理性问题一、婴儿常见生理性问题及应对建议反流是胃内容物的逆向运动,约4月龄达高峰,6月龄开始减少,并随着抗反流功能的不断完善逐渐消失。溢乳主要表现为喂奶后即有1~2口乳汁反流入口腔或溢出,是新生儿和婴儿期一种常见现象。呕吐是由自主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射引起,食管、胃或肠道呈逆蠕动,伴有腹肌、膈肌强烈收缩,迫使食管或胃肠道内容物从口、鼻腔涌出,但婴儿期呕吐大多是生理性的。

解决建议:婴儿在清醒状态下哺乳,采取少量多次喂养,取半坐位或斜位;母乳喂养时应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人工喂养时奶瓶中奶汁要充满奶头,减少过多气体吞入胃内;喂奶后不要急于放下婴儿,可以让婴儿趴在成人的肩头,用手轻拍背部直到打嗝排出胃内气体更好;也可以尝试喂奶5min后,暂停哺乳,轻拍婴儿背部,再继续哺乳(因人而异选择);婴儿仰卧时将床头抬高15-30°。

在哺乳前更换尿片,减少哺乳后因体位改变导致溢奶,更换尿片时尽量不要让婴儿下肢/腹部高于躯干,以减少胃内压,清洗会阴肛门,也应使臀部低于身体低位。

此外,国外的防溢奶配方奶是通过加入特殊配方来增加奶液黏稠度,以减轻反流量及频率,同时减少了婴儿哭闹,改善了睡眠及体质量增加,但其有效及可耐受性仍在接受临床评估,国内市场缺乏防溢奶配方奶。对于不能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尝试使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可加速婴儿胃排空,用于个体化治疗婴儿呕吐/溢奶。

二、“噗…噗噗”关于婴儿便秘和腹泻婴儿排便困难在新生儿期就可出现,持续3~4周后可自行缓解,多见于9月龄以内的婴儿,其主要机制是腹腔内压力的增高与盆底肌肉松弛的不协调。婴儿粪便潴留多见于母乳喂养儿,主要表现为婴儿排便次数少,甚至1~2周不排便,但无任何不适症状或体征,粪便常为糊状便或软便(攒肚)。婴儿期功能性便秘常为饮食结构的改变而引起急性便秘,在排出干硬粪便时可能会引起排便疼痛,由于排便时的恐惧体验,患儿尽力克制排便,造成结肠吸收更多的水分,使粪便粗大、干硬,并可引起肛裂和便血。解决建议:从婴儿2-3个月开始,奶后给予婴儿一定排便时间,保持排便频率记忆,排便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有足够耐心,腹部按摩,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稍用力旋转按摩,多做被动操促进肠道蠕动。添加了辅食的婴儿出现便秘/排便困难,可适量增加液体摄入量,因果汁会干扰婴儿食欲,需慎重推荐,可以多尝试富含纤维素水果李子/雪梨/火龙果等。

部分婴儿大便干结可能是因配方奶中额外添加的棕榈酸引起,建议使用改善脂肪成分/结构的不含棕榈酸的配方奶粉;

不推荐给予便秘婴儿使用甘油栓剂及灌肠剂,甘油栓剂可紧急情况下使用;

不推荐人工刺激肛门,一方面安全性差,另一方面会形成依赖;

比较安全的药物选择乳果糖口服液,乳果糖在结肠中被细菌转化成量有机酸,导致肠道内pH值下降,并通过保留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结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富含乳糖奶粉可以有一定防便秘效果;

把屎是否可以缓解这种情况,不凡试一试。

功能性腹泻表现为婴儿粪便不成形,含或不含未消化的食物,可有黏液,每天4次以上,但其小肠转运功能、水和电解质以及葡萄糖的吸收均正常,也没有脂肪泻。这主要与婴儿肠道发育不成熟、消化和吸收功能不足有关,切记稀便或大便带食物残渣而限制婴儿进食。因乳糖不耐受而导致的产酸、产气增加,从而导致的稀便,可以选择益生菌、乳糖酶改善大便性状,虽然低乳糖奶粉或无乳糖奶粉可以减少这种稀便,但是不适合长期应用。肠绞痛主要指1~4月龄婴儿出现的反复持续哭闹和难以安抚的一种行为综合征,主要发生在下午或晚上,4~6周龄达高峰,12周龄后逐渐减少。解决建议:

襁褓法-用大方巾紧紧裹住婴儿,类似子宫的束缚,让婴儿获得安全感,暖水袋热敷腹部;

按摩法-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按摩,改变婴儿姿势如趴卧或抬高腿部侧卧或竖抱,使得家长肩头按压婴儿腹部;

嘘声法-用一些有节律、柔和的单调嘘嘘声,让婴儿安宁平静,洗衣机、吸尘器等;吸吮法-让婴儿吸吮安抚奶嘴。

奶前后对腹部进行按摩,帮助婴儿排便排气;建议母亲避食变应原饮食后继续观察;部分特殊水解配方奶及特殊发酵婴儿配方奶可显著减少肠绞痛的发作,后者含有低乳糖及富含乳糖酶、益生菌代谢产物半乳寡聚糖或低聚果糖;乳糖不耐受的患儿使用低乳糖或免乳糖配方奶也可减少每周的哭闹次数和总哭闹时间;部分医师倾向于使用西甲硅油缓解肠胀气,特殊益生菌、乳糖酶缓解肠绞痛,目前仍尚无有效证据表明西甲硅油、乳糖酶、益生菌等有效,或许可起到安慰剂效果。

当出现以下这些症状需要警惕:

如果呕吐频繁,伴有食管内、外症状或并发症时,可能为病理性反流,称为胃食管反流病,需要评估和治疗。如果便秘在新生儿期出现,或有胎粪排出延迟病史,伴随一些症状(如呕吐、拒食、腹胀、发热、生长迟缓等),需要与机械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等鉴别。婴儿肠绞痛的哭闹要与极度异常的哭闹相鉴别,注意伴随症状(如频繁反流、呕吐、腹泻、体重下降等)。如果婴儿腹泻伴有生长发育异常或其他症状(如便血、发热、体重不增等),要与慢性腹泻病、牛奶蛋白过敏等相鉴别;如果粪便呈泡沫状,有酸臭,要与乳糖不耐受相鉴别。如果宝爸宝妈辨别不了,可寻求医生帮助。安和泰3次儿保套餐,原价元,4月活动价元。李亮亮

儿科|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儿科学硕士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近十年

◎曾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工作

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标准化诊疗,对于如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婴幼儿喘息、慢性腹泻腹痛等反复发作疾病有专业研究;同时在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干预、家庭亲子关系正面管教、语言早期评估与干预、亲子游戏感统训练等方面有深入学习研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ivc.com/wzlys/127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