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骊鑫康复胃肠病的中医治疗

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

不规律的生活状态

长期的精神焦虑紧张

都不知不觉地加重了胃肠的负担

(急)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也正默默地侵蚀着许多人的健康

本期中医说

由高建设主任为大家讲解

《胃肠病的中医治疗》

专家简介

高建设,医院中医科主任,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四十余年,尤其擅长治疗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消化道疾病。对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退行性疾病,部分疑难杂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冠心病、脑梗塞、各种胃病、消化道溃疡、月经不调、肺气肿、老慢支、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肝硬化、糖尿病、肿瘤放化疗综合症、痤疮、便秘等疾病有独到的经验,在我区享有很高声望。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二、三、四、五、六全天。

门诊地点:一楼中医科

胃肠病的生理病理特点:

脾主运化,又主升清,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运化升清功能失调,常常导致水谷、水湿不运,消化功能减弱,水湿潴留,清阳不升,化源不足等病理改变,临床以腹胀或痛、纳少便溏、浮肿困重、内脏下垂等为主要症状。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海,胃的受纳腐熟功能障碍,常常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等病理改变,临床以食少、脘胀或痛、恶心呕吐、嗳气呃逆为主要症状。

小肠主传化物,泌别清浊,为受盛之官,大肠吸收水分,排泄糟粕,为传导之官。大小肠的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一是大便的异常,如泄泻、便秘、下痢脓血等,二是腹部的症状,如腹胀、腹痛、肠鸣等。

理气和胃法治疗胃肠病

俗话说“十胃九不同”,这是指胃肠病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高主任秉承“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发皇古义,融汇新知”的原则,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种叫理气和胃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这种治疗方法主要是根据胃肠病的生理病理特点,采取调整失衡脏腑的升降失调、寒热、虚实、使之重新恢复平衡。

疏肝解郁以祛除病因

中医素有“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一说,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激烈的行业竞争,不断增加的工作学习压力,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造成造成人们长期处于一种焦虑、烦躁、压抑的状态,常常导致了胃肠病的发生,或使其病情加重,因此高主任认为胃肠病的治疗,应以疏肝解郁为先,药如柴胡、郁金、白芍、枳壳、川芎、香附、绿梅花之类。

和胃消积以减少传变

中医认为“六腑以通降为顺”,每当胃肠通降功能失调,则容易出现饮食停滞胃肠,酸败谷物挟腐浊之气熏蒸胃肠,与水饮痰湿瘀血,胶结成团,这样为积聚癌瘤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因此高主任认为胃肠病的治疗,以疏通胃气,升降调胃为主,药如瓜蒌皮、枳实、清半夏、郁金、莪术、五灵脂、瓦楞子、焦曲、佩兰、通草之类。

濡养胃体以避免反复

胃肠病一般病程较长,而胃肠道的阴液也在邪正斗争中被不断耗损,中医认为六腑传导物而不存为阳,也就是说各脏腑功能的发挥,需要物质基础的支持与保障,只有脏腑的形质完好,其气化作用才得以顺利进行,疾病才不容易反复。

因此高主任认为胃肠病的治疗,应当注重濡养胃体,药如枸杞子、黄精、沙参、玉竹、百合、生地之类。

“四辨一体”的诊疗模式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资料,进行思维推理,得出病、证的诊断,依据病证开出合理的方剂。

在中医的方剂里,有的是对病的方,只要病对,就用这张方剂,但需根据体质的不同再作适当加减。有的是对人的方,也就是调理体质的方,只要是这种体质,就用这张方剂,不过同样也需根据疾病的不同作适当加减。高主任介绍说,在他的理气和胃疗法中,就有上述对病和对人的方药。

高主任治胃八法

一、温胃散寒,理气止痛法;

二、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法;

三、温化疾饮,理气和胃法;

四、消食导滞,理气和胃法;

五、消化湿热,理气和胃法;

六、活血化瘀,理气和胃法;

七、养阴生津,温胃止痛法;

八、溢气健脾,温胃止痛法。

最后,高建设主任建议胃肠病患者平时注意生活调摄:

1、进食不宜过饱,一般以七、八分为宜;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之品,进食过多的生冷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甚至引起积滞,尤其是一些老人和小孩,俗话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就是这个道理。

3、胃病发作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和寒温不适,劳累过度有关,因此需要重视精神与饮食方面的护理,患者须保持精神愉快,注意劳逸结合,少食多餐,饮食清淡,易消化,保证睡眠时间,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END

声明:1.文章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

2.如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或转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ivc.com/wzlyf/12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