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螺旋型鼻肠管的维护及管理

鼻肠管主要应用于肠内营养支持,对于胃动力不足,胃潴留或者误吸风险高的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该选择鼻肠管[1]。临床上对于此类重症患者还可联合置管,经胃管行间断胃肠减压[2],给予胃动力药物,改善胃部症状,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相对于鼻胃管,经鼻肠管喂养方式在进行肠内营养时可以减少误吸的发生[3],降低胃潴留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4];有利于患者肠胃功能的早日恢复,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减少鼻肠管使用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中采取有效的维护措施尤为重要。

一.使用前确定导管位置

1

回抽液测PH值

①回抽液PH7,浅黄或深黄色,提示肠液,管末端过幽门;

②回抽液PH5,墨绿色有黏液,提示胃液,管末端在胃内。2

腹部拍X片:

金标准3

听气过水声

二、鼻肠管常见堵管原因:

1

导管因素:

外露段扭曲折叠;肠内段反折;喂养管内径小;导管固定不牢;异位。2

营养液及药物因素:

营养液过于黏稠;输入速度过慢;药物、膳食残渣粘附于管腔内;药物膳食不相溶造成混合液凝固;营养液温度过低。

3

操作因素:

未按时冲管;宣教不到位;未及时巡视;缺少临床经验。

三、鼻肠管护理

1

注意妥善固定、防止导管脱落,打折,堵塞;管道标识清晰注明置管时间、深度、责任人,经常检查导管深度与标识是否相符;定期更换喂养管。

2

对于意识障碍不能配合的患者,使用保护性约束,必要时遵医嘱用镇静剂,防止意外拔管。

3

每日凌晨(禁食4~5小时后)抽吸肠液,并测试PH值离。

4

为防止导管堵塞,给药前后,鼻饲前后,连续输注4小时后均用温开水20ml(38℃~40℃)脉冲式冲洗导管,使管腔内冲洗液形成小旋涡,有利于将管腔内附壁成分冲洗干净。输注蛋白含量高的营养液需每2小时冲管,高龄老年患者推荐采用米曲菌胰酶片碾碎后加水封管。

5

恒温下稳定、匀速输入稳定浓度的营养液;逐渐增加输注液量,维持速度大于50ml/h;固体药物要充分研磨或溶解,注意配伍禁忌;严格执行“三环节”、“三冲洗”。

6

禁止经螺旋型鼻肠管鼻饲药物;据文献报道,使用纱布过滤药物残渣,仍会增加堵管的风险[5-6]。

7

鼻饲用物每次使用后清洁消毒,每个输注环节注意清洁卫生;使用用具每天定期更换1次。

8

口腔、鼻腔的护理;每日更换鼻贴位置,注意避免鼻肠管压迫鼻腔内壁黏膜引起黏膜损伤,清洁鼻腔及鼻部皮肤。每日2次用0.05%洗必泰漱口液做口腔护理。

9

患者如有恶心、呕吐,检查口腔内有无管道盘绕,发现置管错位或导管移出,需要立即通知医生,重新置管或改变营养途径。

10

发现堵管,用注射器抽温开水反复冲洗,将胰酶溶于碳酸氢钠后冲管;杜绝暴力冲管和导丝疏通管道。

在临床使用中,如采取有效的护理及预防措施,未发生意外拔管、堵管及导管断裂等不良事件,会延长鼻肠管的使用时间[7-8]。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神经外科

(谭君)

参考文献:

[1]GreenwoodJ.Careandmanagementofnasoduodenalfeedingtubes[EB/OL].[-03-20].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ivc.com/wzlyf/11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