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急诊科陈永昌护师作为第一批前往武汉的第一次援助医生,在前线医治病人的同时,也在医治患者的过程受到很多触动。在援助的武汉日子里,也与病患之间发生许多有趣的故事。
观察与思考,不可留死角:一点“暗红色”陈永昌护师目前支援的华中医院西院区是武医院,这里的病人病情危重救治难度高。虽然日常工作不在危重症科,但是多年的急诊科工作经验,让她有着非常扎实的抢救技能;多场的护理急救技能培训,让她这个“新手”也有了几分底气。
前几日,他发现一个气管插管的患者嘴角有些脏,于是为病人进行了吸痰,气道内痰液不多,到口腔时,发现吸出来的东西有点暗红色,量不多。要知道每个危重症患者都需要各方面的平衡,治疗手段看上去大同小异,可是平衡把控得好与不好,病人就是生与死的差别了。
通过这一点暗红色,他推测患者有可能发生一过性消化道的出血,或者是卧床病人常发生的胃潴留;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抽出胃内物,容易倒流到气道,加重肺部感染,后果可想而知。
陈永昌护师在护理患者
据他回忆:我当时马上报告医生,和护理组长一起遵医嘱从抽出患者胃内的毫升咖啡样液体并进行负压引流。清理干净后,医生调整了用药剂量,嘱咐要监测血压变化。我们丝毫不敢怠慢,10分钟监测一次。前一分钟,血压还是/82mmhg,汇报完后,大家心里安稳许多,但是一转身再查看时,收缩压便下降到了90。
虽然血压的一过性下降可能由很多原因造成,但是职业的敏感性让我立刻警觉起来,仔细分析,病人体位没有发生改变,血压袖带也没有更换位置,于是我赶紧复测了几次,得到收缩压仍低于90的结果后立即报告医生。经过几次调节,病人的收缩压才恢复到了,我们也长舒了一口气。
心贴心,同理心:一本“康复宝典”抗击病魔不仅需要药物治疗,也需要精神支持;护士不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