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感冒
预防感冒是减少心衰急性发作最重要的一环。心衰患者多有肺淤血,感冒以后容易诱发肺部感染,进而诱发心衰发作或加重。因此心衰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换季时注意适时增减衣物,减少和感冒咳嗽发烧者接触,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等。一旦感冒要及时处理,避免耽误病情。体质弱、免疫功能较差的,可以考虑在冬春流感多发季节提前注射流感疫苗,有一定效果。
SEEMORE→
22、限水限盐
限制盐和水的摄入在减少心衰患者水钠潴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心衰患者首先应减少盐负荷,即限制钠盐的摄入,中、重度心衰者氯化钠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2g左右(相当于食盐4-5g),酱油中含有的氯化钠也应计算在内。应避免食用咸菜、咸蛋、豆腐乳等高氯化钠食品。减少水钠潴留还应限水,心衰患者每天的液体(包括水,饮料,粥,汤等)总量一般不超过2升,重度心衰患者可能还要控制的更严一些。基本原则是不渴不喝水,喝水的时候要小口慢慢咽,不觉得渴了,就不喝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静脉输注,输液时速度一定要慢一些,因静脉输注液体直接增加血容量,很容易超出心衰心脏的代偿能力,而使心衰加重,尤其输入含钠液体则更是雪上加霜,ml生理盐水即是4.5g钠盐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将潴留更多液体,对治疗心衰极其不利。
SEEMORE→
33、监测体重
监测体重是心衰患者自我管理很重要的一个技巧,很多心衰患者反复住院,是因为体内液体储留过多,导致症状加重。建议患者在没有喘憋、夜间憋醒及腿肿时的体重作为自己的基础体重,以后每天早上清晨固定时间(比如都在排便后)测量体重,如果在3天内体重增加2公斤以上,多是由于体内液体储留,是心衰恶化的先兆,此时可以适当增加利尿剂,比如速尿(呋塞米)或伊迈格(托拉塞米),要注意适当补钾,口服氯化钾片,每天3次,每次1-2片,但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补钾要慎重,建议咨询医生。待尿量增加、体重恢复基础体重后,即可将利尿剂恢复到原来剂量。
SEEMORE→
44、大便通畅
很多心脏病患者因为大便时过度用力,导致心脏猝死,令人遗憾。这是因为大便时过度用力,会明显增加心脏负荷和耗氧量,诱发心脏病事件发生。因此,心脏病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长期便秘的患者要注意及时治疗,中医调理效果不错,并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养成摩腹的习惯等。一旦大便干燥难以排出,可以使用开塞露润滑后再排便,切勿过度用力以免诱发心衰。另一方面,如果因为饮食不当出现腹泻次数频繁,这时候需要警惕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钾低)引发心律失常,应注意适当补充氯化钾。
SEEMORE→
55、控制情绪
大怒、情绪激动等都会导致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增加,从而诱发心衰的发生,这也是心衰加重的常见诱因之一。所以心衰患者要保持情绪舒畅,心态平和,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心衰患者的家属这方面也要特别注意,对患者多一些理解包容,减少因不必要的家庭琐事导致情绪激动诱发心衰。
SEEMORE→
66、适度运动
心衰患者整体机能下降,过度劳累常常是诱发心衰发生或加重的原因,因此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但“过与不及”都不好,有些人认为自己心衰了,心脏应该多休息,所以就整天躺在床上,很少运动,这也是不对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适度运动对于心衰患者的康复是非常有帮助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应掌握一定的运动量(以活动后微微气喘、稍微出些汗、无明显疲乏感为宜),并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具体的运动量根据心衰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咨询心血管医生或心脏康复医生,量身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康复方案。
SEEMORE→
77、病情记录
每个心衰患者都应该准备一个记录本,在这个本子上记录您每天的血压、心率、饮水量(建议日常统一用有刻度的水杯)、体重、症状,并注明心衰症状发作的可能诱因,复诊时带给您的主管医生,这个记录本对医生进行治疗方案调整非常有帮助。
SEEMORE→
88、良好心态
有些人知道自己患心衰后,先是恐惧、焦虑,继而消极、抑郁、丧失信心,这些对心衰治疗都极为不利!心衰虽然可怕,但多数心衰患者通过中西医结治疗及疾病自我管理可以明显延缓心衰进展、改善心脏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率,部分患者甚至可以逆转心衰进程——扩大的心脏适度缩小!因此,心衰患者一定要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学会疾病自我管理方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心衰的康复!
SEE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