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思医院禁食,对患者几个是必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08173.html

很多患者住院治疗后再次评估,营养不足与营养风险发生率反而升高!为什么?

一是标准的营养治疗理念尚未被广大临床医师接受,临床营养治疗的不足普遍存在;医院禁食,对本来就营养不足的住院患者更是“雪上加霜”。今天我们主要谈谈有点泛滥的院内禁食。

01

最常见的是手术前后的禁食

传统的围术期禁食方案

手术前一天20:00开始禁食,22:00开始禁饮,而术后约半数的患者6h后才能予全流或半流饮食,另外一半的患者次日才可以进食。据不完全统计,围手术期患者最短的禁食时间为18h,禁饮16h。早期的麻醉理论认为,患者因麻醉的影响,术后肠功能紊乱,早期进食易导致恶心呕吐和误吸,甚至窒息等严重不良反应,科室医生由于受这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过度禁食,一再推迟进食时间。

因此,术科患者最多几句话就是:“护士,我肚子好饿,什么时候才轮到我做手术?”;“医生,我手术都做完了,又渴又饿,什么时候才可以吃东西?”虽然禁食期间会给予静脉输注能量或营养液,但患者还是有很强烈的饥饿感,因禁食导致的口干、口渴更是难受,不少患者曾向我们抱怨做手术的过程还没饿肚子难受。

加速康复外科的禁食方案

年,加速康复外科(ERAS)指南[2]公布,择期结直肠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禁固体食物6h、禁透明液体2h,非糖尿病患者术前口服含碳水化合物的液体都是循证医学的强烈推荐等级。多项研究也证实,全身麻醉患者术前2h饮用碳水化合物(不超过ml),比传统禁食禁水可患者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性,降低胰岛素抵抗,而不增加反流、误吸风险[3]。患者麻醉清醒后、生命体征平稳,即给予每半小时一次3~5ml温开水湿润口腔,术后6~8h开始清流质饮食,并根据对饮食耐受性在术后24h内进食流质饮食,循序渐进,3d内恢复正常饮食[4]。

02

其次是诊疗性禁食

诊疗干扰是住院患者摄入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消化内镜手术前禁食8h,禁饮2h,对胃排空无异常的患者,推荐治疗前2h适量饮用碳水化合物。检查结束无特殊情况,2小时后可以饮水,内镜下行胃/肠息肉切除术4小时后饮水,6小时即可进食[5]。

●腹部CT、肝胆B超等影像检查应该尽量缩短禁食时间,尽可能将需要禁食及肠道准备的检查活动安排在上午,诊疗结束后尽快恢复饮食。

●静脉输液应该尽可能减少,以减少输液对食欲的抑制作用。抑制食欲、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尽量不在餐前服用。早、中、晚饭时间不安排诊疗活动及操作,以保障就餐时间及就餐环境[6]。

●静脉抽血:实际上,并不是所有检验项目都需要空腹。通常的情况下,包括血清总胆汁酸以及空腹血糖、血黏度等在内的检测,明确需要受检者在检测前保证空腹的状态,并且以上空腹抽血化验需要在清晨进行。其次,包括血细胞分析、常规凝血功能、血清酶以及肾功能、电解质、肿瘤标志物、感染性疾病免疫检测等等,则并不需要严格按照空腹的标准在抽血化验前进行准备,但要保证饮食清淡。年,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和欧洲临床化学和实验医学联合会的专研究表明,进行血脂化验时无论禁食与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是差不多的[7]。

03

再者就是病情相关性禁食

严重的需要禁食的胃肠疾病包括出血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出血/穿孔和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胃肠功能障碍疾性疾病(如肠梗阻、肠道缺血)。

消化道出血

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为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原因为,其他原因包括食管炎、急性胃炎、血管发育异常、贲门撕裂综合征等,患者出现呕血或便血即开始禁食禁水,一般出血停止后进食进饮。

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禁食禁水时间与预后无关,内镜下为小、清洁、易愈合溃疡即可进食,不必等到积血清除、出血症状消失才结束。

再出血风险较高的溃疡,为避免影响血痂形成,宜于内镜后48h再进食。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应禁食禁水至完全出血停止后1-2天,对于并发症多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时间。

其他原因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90%以上可自发停止出血,应尽早结束禁食禁水。

肠梗阻

肠梗阻患者出现腹痛、呕吐等肠道功能障碍的表现即可禁食禁水,肠道梗阻解除后进食。

结肠梗阻患者,由于肠道回盲瓣的作用,肠内容物只能由小肠进入回肠,不能反流,故早期(72h)即可进食或行肠内营养。

单纯性肠梗阻或动力性肠梗阻禁食禁水时间相对较短。

机械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或绞窄性肠梗阻禁食禁水时间则较长。

其他诸如腹泻、大便潜血阳性、胃潴留(胃内抽吸量大于ml/6h时,需推迟肠内营养时间[8])、胰腺炎等都不是绝对禁食的适应症。

综上,我们的临床医护、营养医师以及患者要通力合作,别让禁食禁饮医嘱开得那么随意,还执行得那么妥当,背后的代价是患者营养不足的加重、治疗效果的降低,生存期的缩短,医疗费用的增加。

参考文献:

[1]PanH,CaiS,JiJ,etal.Theimpactofnutritionalstatus,nutritionalrisk,andnutritionaltreatmentonclinical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ivc.com/wzlcs/143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