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扫描胃窦或幽门畸形是ESD术后

《GutLiver》杂志发表的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胃窦或幽门畸形、黏膜缺损纵向较长和黏膜缺损≥3/4环周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幽门狭窄的重要风险因素。

韩国延世大学医学院的KyuYeonHahn及其同事指出,鉴于ESD术后狭窄可导致严重梗阻症状,医生在术前了解ESD术后狭窄风险因素非常重要,以便尽早采取内镜气囊扩张术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等干预措施。为此,研究者分析了胃窦或幽门畸形是否是ESD术后幽门狭窄的重要风险因素。

研究者回顾性分析了年1月至年12医院接受胃部肿瘤ESD治疗的3,例患者资料。在病灶位于幽门前或幽门部位的例患者中,11例(7.2%)发生ESD术后幽门狭窄。单变量分析显示,与未发生ESD术后幽门狭窄的患者相比,幽门狭窄患者中ESD术后出血(27.3%vs.2.9%)、胃窦或幽门畸形(81.8%vs.46.4%)、黏膜缺损纵向较长(51.5±10.8mmvs.27.9±10.1mm)、黏膜缺损≥3/4环周(54.5%vs.9.4%)的患者比例明显较高。多变量分析表明,治疗前胃窦或幽门畸形(OR,30.53;95%CI,1.b~.;p=0.)、黏膜缺损较长(OR,1.20;95%CI,1.~1.;p=0.)以及黏膜缺损≥3/4环周(OR,13.69;95%CI,1.~.;p=0.)是ESD术后幽门狭窄的独立风险因素。

研究者总结认为,该研究表明胃窦或幽门畸形是ESD术后幽门狭窄的风险因素之一,对这类患者应加强术后随访,早期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或行内镜气囊扩张术以预防ESD术后幽门狭窄。

赞赏

长按







































308治疗白癜风
天津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ivc.com/wzlby/9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