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适用范围很广,常用于急性胃扩张,肠梗阻,胃肠穿孔修补或部分切除术,以及胆道或胰腺手术后。
一、适应症
1、用于术前准备
腹部手术,特别是胃肠手术,术前、术中持续胃肠减压,可防止胃肠膨胀,有利于视野的显露和手术操作;预防全身麻醉时并发吸入性肺炎;也可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的治疗,术前留置较粗的鼻胃管,每天以温生理盐水洗胃,连续3天,直到洗出液澄清,以减轻胃粘膜水肿;术后应用有利于腹部手术切口及胃肠吻合口的愈合。
2、治疗作用
有效的胃肠减压对单纯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可达到解除梗阻的目的,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从而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压力,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运;也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非手术治疗;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时经胃肠减压管灌注去甲肾上腺素的冰生理盐水,使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禁食和胃肠减压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措施,一般为2~3周,通过胃肠减压可减少胰泌素和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的分泌,减少胰腺外分泌,并减轻胃潴留和腹胀;
胃肠减压也是治疗急腹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减少胃肠液积聚,减少消化液自穿孔部位漏出,减轻腹胀,改善胃肠道供血,有利于胃肠蠕动的恢复,亦有利于麻醉和手术的安全;胃肠减压还可用于急性胃扩张、胃出血、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及腹部大、中型手术,尤其是作消化道吻合术者,可减轻胃肠道的张力,防止胃过度膨胀,减轻吻合口张力,促进吻合口的愈合。
3、作为给药方式
在许多急腹症的非手术治疗或观察过程中,可通过胃肠减压管向胃肠道灌注中药;同时在腹胀严重频繁呕吐时,胃肠减压可促进胃肠排空,有利于内服药物的输注吸收。
二、胃肠减压的护理措施
(1)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禁饮,一般应停服药物。如需胃内注药,则注药后应夹管并暂停减压0.5~1小时。适当补液,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2)妥善固定: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移位或脱出,尤其是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胃管一般置于胃肠吻合的远端,一旦胃管脱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切勿再次下管。因下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瘘。
(3)保持胃管通畅:维持有效负压,每隔2~4小时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胃管一次,以保持管腔通畅。
(4)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液总量。观察胃液颜色,有助于判断胃内有无出血情况,一般胃肠手术后24小时内,胃液多呈暗红色,2~3天后逐渐减少。若有鲜红色液体吸出,说明术后有出血,应停止胃肠减压,并通知医生。引流装置每日应更换一次。
(5)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持口腔和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
(6)观察胃肠减压后的肠功能恢复情况,并于术后12小时即鼓励病人在床上翻身,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
(7)胃管通常在术后48~72小时,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拔胃管时,先将吸引装置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病人吸气并屏气,迅速拔出,以减少刺激,防止病人误吸。擦净鼻孔及面部胶布痕迹,妥善处理胃肠减压装置。
三、注意事项
应用前应了解病人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史、严重的食道静脉曲张、食管梗阻、鼻腔出血,以防发生损伤。
1、插管时应注意胃管插入的长度是否适宜,插入过长胃管在胃内盘曲,过短不能接触胃内液体,均会影响减压效果。
2、胃肠减压期间,病人应停止饮食和口服药物,若需从胃管内注入药物,应夹管1~2h,以免注入药物被吸出。中药应浓煎,每次ml左右,防止量过多引起呕吐、误吸。
3、要随时保持胃管的通畅和持续有效的负压,经常挤压胃管,勿使管腔堵塞,胃管不通畅时,可用少量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并及时回抽,避免胃扩张增加吻合张力而并发吻合瘘。胃管脱出后应严密观察病情,不应再盲目插入,以免戳穿吻合口。
4、妥善固定胃肠减压管,避免受压、扭曲,留有一定的长管,以免翻身或活动时胃管脱出。负压引流器应低于头部。
5、观察引流液的色泽、性质和引流量,并正确记录,如引流出胃肠液过多应注意有无体液不足和电解质的平衡,结合血清电解质和血气分析合理安排输液种类和调节输液量。
6、每日给予雾化吸入和插管鼻腔滴石腊油,以帮助痰液咳出和减少胃管对鼻粘膜的刺激,减轻病人咽喉部疼痛。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预防肺部并发症。
7、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炎、腮腺炎。口腔不洁可能成为术后吻合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后因禁食等因素,细菌容易在口腔内滋生繁殖,易引起吻合口感染,所以做好口腔护理至关重要。
8、当病情好转,无明显腹胀,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后应及时停止胃肠减压。拔管时,应先将吸引装置与减压管分离,钳闭减压管,嘱病人屏气,迅速拔除减压管。若为肠内减压,使用双腔管者,腹胀消除后,将双腔气囊内空气抽尽,双腔管仍留在肠内1~2d,待肠梗阻解除后再拔出。
段后语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的人都对一件事情比较头痛,医疗器械的种类太多,太繁,分类又很细致复杂。很多时候看到一件产品很难准确快速的把它定义为哪一类。但在实际工作中却需要我们非常了解这些东西。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自己对医疗器械产品的知识不系统,不熟悉;另一方面,客观来说,这些知识确实比较枯燥,难记,大家也很难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专门来学习。所以,这些问题依然会长久的困扰你。
医路通的小编佳佳非常理解大家的痛苦,也绞尽脑汁终于为大家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由我来为大家整理发布详细的医疗器械产品介绍,每天一载,内容也不多,只要大家持续白癜风好治疗么白癜风患者的就医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