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温防暑小指南

进入“三伏”后,上海逐步步入“烧烤”模式,那如何防暑降温?中暑之后又应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会发生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会出现障碍,当产热大于散热,体内热量蓄积过多,引起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混乱,就会产生一系列的中暑症状。

睡眠不足的人、喝水少的人、不出汗的人、好胜心强的人、老人、小孩、腹泻的人、肥胖的人、剧烈运动的人和有代谢疾病、慢性病或心肺功能不佳者、使用安非他命(精神类药物)的人更容易中暑,要尤其注意。

中暑先兆

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

中暑初期

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色、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

轻度中暑

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重度中暑

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大量出汗、皮肤湿冷、体温升高到38℃以上、血压下降、脉搏加快;腹部或肢体痉挛;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

一旦中暑如何急救?

1、搬移。迅速将中暑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脱去衣服,头部抬高。

2、补水。如果中暑患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淡盐水、茶水、绿豆汤等,既可降温又补充了血容量;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或服用仁丹、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3、降温。中暑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3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4、促醒。中暑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可同时对其进行刮痧急救。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医院诊治。在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中暑后避免以下误区

误区一:中暑后稍作休息就行。一些人中暑后,适当休息后,自我感觉恢复了,就继续外出活动或劳动。这时可能发热的症状还未消退,或可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重度中暑。

对策:尽快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最好半个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如果持续发热,医院就诊。

误区二:中暑发热要用退烧药。中暑后发高烧很常见,一些人想通过服用退烧药来降温。而此时身体处于消耗过度的状态,药物代谢可加重身体的负担。

对策:中暑发高烧时,最好采取物理降温方式,如用冰袋、冷毛巾敷额头、腋窝等处。

误区三:中暑后应大量喝水。中暑后,短时间内快速、大量饮水,会引起急性胃潴留,进而影响消化功能。

对策: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毫升为宜。

误区四:发生中暑要快进空调房。中暑后,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但不宜迅速到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里。此时,身体抵抗力较低,温差过大容易引起感冒,甚至肺部感染。

对策:应该让体温逐步下降。

如何预防中暑

1、室外。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或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活动、滞留。外出时,最好穿浅色、宽松的衣服,戴宽边帽或者打遮阳伞。

2、室内。保持通风,可借助洒水或者用电风扇、空调来降温。在空调环境中工作,应抽时间到室外活动,进行耐热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常备防暑降温药,高温天气下,尽可能错时或者减少外出,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3、其他。在高温天气下,要保证每天至少喝1.5-2升水,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饮食上要清淡,多吃生菜、黄瓜、西红柿等新鲜蔬菜,多吃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高的新鲜水果,以及时补充水分,预防中暑。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症状有哪些
北京中科中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ivc.com/wzlby/6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