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威观点超声测定胃排空功能指导肠内营

新疆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409824.html

本研究分别采用回抽胃液法与超声测定胃排空功能指导ICU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现报道如下。

0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需行肠内营养支持的ICU危重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26例,女性19例;年龄27~74岁,平均年龄(50.52±3.12)岁。对照组:男23例,女性22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0.57±3.1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回抽胃液法测定胃排空情况制定肠内营养方案:机械通气时间>24h后开始实施EN,由管床医师制定患者每日EN计划,开始EN后每隔4h回抽胃液,检测胃残余量。(1)停止EN并实施胃肠减压指征:胃残余量≥ml;(2)EN速度增速指征:胃残余量为≤ml;(3)继续维持原EN速度指征:胃残余量~ml。

观察组采用超声测定胃排空与胃动力情况制定肠内营养方案:(1)超声检测:使用PhilipsCX-50型便携式床旁彩色超声诊断仪,设置探头频率为2~5MHz。将探头垂直于腹部放置于剑突下实施单切面胃窦扫查,同时探查胃窦部、肠系膜上动脉、肝左叶和腹主动脉切面。(1)若患者胃排空比率<33%或MI<0.4,则将EN速度调整为每小时20~30ml;(2)若胃排空比率为33%~66%或MI为0.4~0.8,调整EN速度为每小时40~60ml;(3)若胃排空比率>66%或MI>0.8,调整EN速度为每小时>70ml。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EN前、EN后14d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总蛋白(TP)等肠内营养相关指标水平。

(2)记录两组患者腹泻、反流等EN相关并发症以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2

结果

2.1两组各时间点肠内营养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EN前的肠内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N后14d的肠内营养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EN相关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EN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6/45),其中腹泻2例,腹胀4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11%(14/45),其中腹泻5例,腹胀7例,胃潴留2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P<0.05)。

03

讨论

由于ICU危重症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胃肠功能障碍,加之气管插管后患者无法正常经口进食,从而增加营养不良风险。研究表明,ICU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与其预后存在密切关联。EN不仅能够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还能防止肠道内细菌移位,降低感染风险,且简单易行,价格低廉,现已成为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通过监测ICU危重症患者的胃排空及胃动力情况调整EN方案已经成为临床共识,但选择何种检测方法临床尚无统一标准。回抽胃液法是测定胃排空功能的传统方法,但回抽胃液法受多种因素影响,使回抽的胃液量较实际胃液量少,从而出现误导加快EN的输注速度、增加EN总量的情况,最终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增加VAP发生风险。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EN后14d的肠内营养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EN效果更好。原因是通过超声可准确掌握胃排空及胃动力指数信息,了解患者实际肠内营养吸收情况,避免EN不足或过剩情况,提高EN效果。与传统回抽胃液法比较,使用超声检测可准确计算患者胃残余量,判断其胃蠕动情况,且可避免因传统方法回抽胃液后还需将液体注回胃内而引起的EN速度被动增加情况,防止腹胀、反流的发生,降低VAP发生风险。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超声测定ICU重症患者胃排空情况指导EN的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超声测定胃排空功能为ICU危重症患者制定肠内营养方案安全可行,可促进营养状态改善,也能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病情康复。

原作者:林杨

原作者单位:医院南院重症医学一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ivc.com/wzlby/13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