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资料消化系统影像学要点

消化系统影像学要点

消化系统普通X线检查的正常表现

一、食管的正常X线解剖

颈段胸上段:胸廓上口到A弓上缘

胸段胸中段:A弓上缘到肺下V下缘

腹段胸下段:肺下V下缘以下

食管正常压迹: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左心房压迹

食管黏膜皱襞表现为数条纵行、互相平行、连续的纤细条纹状影,与胃小弯的黏膜皱襞相连续。

第1蠕动波由下咽动作激发

第2蠕动波由食物内压引起,始于主A弓

第3收缩波食管环状肌出现不规则收缩

二、胃

三部:胃体、胃底、胃窦;

两弯:胃小弯、胃大弯。

胃黏膜皱襞

黏膜皱襞---------条状透明影

黏膜皱襞间沟----条状致密影

胃黏膜皱襞可塑,一般5mm,各部位黏膜皱襞形态如下:

胃小弯------平行整齐

胃大弯------粗而横向或斜向走行

胃底---------弯曲,略呈网状

胃窦---------与小弯平行或斜行

胃微皱襞(finerelief)

在双重造影上可见

胃小沟--------细线状,宽1mm

胃小区--------圆形、类圆形小隆起2mm~3mm

胃的蠕动:由胃体上部开始,有节律地向幽门方向推进,同时波形逐渐加深,一般同时可见2~3个蠕动波。

胃窦没有蠕动波,呈整体向心性收缩,使胃窦呈一细管状,将钡剂排入十二指肠球部内。

胃的排空时间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为2~4小时。若6小时胃内钡剂残留达20%以上时才可判断有幽门梗阻。

三、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分部球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球部收缩时黏膜皱襞为纵行的平行条纹,十二指肠球部以远肠管黏膜皱襞呈羽毛状。

十二指肠蠕动球部----------整体收缩降升段-------波浪状推进

四、空肠与回肠

全长约为5~7米,占据中腹部及下腹部,并有一部分回肠在盆腔入口以下,直肠之前。

空肠约占空回肠总长度的五分之三,管径约为50px,血供丰富,与回肠无明显的分界,呈渐移性,黏膜皱襞多而明显。空肠多分布于左上腹以及中腹部。

回肠约占空回肠总长度的五分之二,管径略细,管壁较薄,血管较少。黏膜皱襞较空肠为少,在末端回肠近乎不显示。回肠多位于中下腹以及右下腹,末端回肠多位于盆腔区。向上行止于升结肠内侧。

服钡后2~6小时钡首可达盲肠,超过8小时钡首不能到达者,常有空、回肠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小肠排空时间为7~9小时。

在X线检查中,为便于描述,把小肠分为6组(Cole氏法)

第1组:十二指肠

第2组:左上腹部小肠(近段空肠)

第3组:左下腹部小肠(远段空肠)

第4组:中腹部小肠(近段回肠)

第5组:右中下腹部小肠(中段回肠)

第6组:盆腔部小肠(远段回肠)

空肠、回肠鉴别:

项目

空肠

回肠

部位

左中上腹

右中下腹

肠腔

50px-75px

37.5px-62.5px

黏膜皱襞

羽毛状

少而浅,纵行、斜行

蠕动

活跃

不活跃

五、大肠

起自盲肠,止于直肠,全长约为px,宽4~px。绕行于腹部四周,其中横结肠、乙状结肠的位置和长度变化较大。

结肠的特征是:具有结肠袋及它们之间由半月皱襞形成不完全的间隔。大肠的黏膜皱襞为纵、横、斜三种方向交错结合。

大肠的蠕动为整体蠕动。

大肠的生理功能有:吸收功能、分泌功能和运动功能(运送、贮便和排便)。

消化系统普通X线检查的基本病变

一、管壁改变

(一)隆起充盈缺损(fillingdefect)

充钡胃肠轮廓局部向内突入未被钡剂充盈的影像,常见于肿瘤、肉芽肿等。

良性:隆起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基底部与周围管壁呈钝角或为有蒂隆起;隆起表面光滑或轻微凹凸,伴有凹陷多为小而深的溃疡。

恶性: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与正常管壁形成切迹;表面明显凹凸不平,呈大颗粒且大小不均或呈花瓣状,伴有浅而大的溃疡。

(二)凹陷龛影(niche)

充钡的胃肠轮廓局部向外突出的含钡影像,常见于溃疡。

良性:凹陷灶呈圆形或类圆形,轮廓清晰,边缘光整,凹陷底较平坦光滑。

恶性:凹陷灶形态多不规则,呈地图状,边缘不规整,凹陷底凹凸不平伴有颗粒状小隆起。

(三)管壁增厚

在管腔扩张良好的情况下:

食管壁5mm;胃壁10mm;小肠壁5mm;大肠壁5mm,可疑;10mm,肯定。

二、黏膜皱襞改变

(一)黏膜皱襞破坏

黏膜皱襞消失,代以杂乱不规则的钡影,造成与正常黏膜皱襞的连续性中断,多为恶性肿瘤所致。

(二)黏膜皱襞平坦

黏膜皱襞条纹影像变平坦而不明显,严重时可完全消失,多由恶性肿瘤及炎症水肿所致。

(三)黏膜皱襞纠集

黏膜皱襞向病变区集中,呈放射状,常见于慢性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四)黏膜皱襞增宽、迂曲

黏膜皱襞的肥厚、肥大,见于慢性胃炎、黏膜下静脉曲张。

三、管腔改变

超过正常范围的持久性管腔

缩小---狭窄:炎症、肿瘤、功能

增大---扩张:梗阻性、张力性

四、位置和移动度改变

五、管腔外改变

六、功能性改变

食管和胃肠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一、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varices)

食管静脉曲张的X线表现

早期:发生在下段,黏膜皱襞稍增宽、略迂曲、虚线状、管壁稍不光整。

典型期:中下段黏膜皱襞明显增宽、迂曲,蚯蚓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管壁呈锯齿状。

严重时:以上表现更明显,且管壁张力降低,蠕动减弱,钡剂排空延迟,病变累及上段。

二、食管癌

分型

浸润型:管壁环状增厚、管腔狭窄。

增生型:肿瘤向腔内生长,形成肿块。

溃疡型:肿块形成局限性大溃疡,深达肌层。

影像学表现

v黏膜皱襞破坏、中断、消失;

v不规则龛影;

v腔内充盈缺损;

v管腔狭窄、狭窄以上扩张,钡剂通过受阻;

v管壁僵硬、蠕动消失。

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

只侵犯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不伴淋巴结转移。

v黏膜皱襞增粗、迂曲、紊乱、毛糙或中断;

v小龛影5px~10px;

v小充盈缺损,大小由0.5×0.5~0.5×50px不等;

v小段管壁柔软度及舒张度降低。

食道癌与食道静脉曲张的鉴别诊断

类别

食道癌

静脉曲张

黏膜皱襞

中断破坏

增粗、迂曲、串珠、蚯蚓状

壁柔软度

硬、蠕动消失

壁软、伸缩自如

壁腔

狭窄,狭窄上扩张

扩张

分界

与正常分界截然

无截然分界

范围

较短

较长

钡剂通过

障碍

顺畅,严重时轻度减慢

三、胃十二指肠溃疡(gastriculcer,duodenalulcer)

好发于20~50岁,有25%的人曾患胃或十二指肠溃疡。

病理改变:胃肠壁的溃烂形成缺损,直径5mm~20mm,深5mm~10mm,溃疡周围炎症,黏膜水肿。

穿透性溃疡------深达浆膜层。

胼胝性溃疡------周围有坚实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复合型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同时溃疡。

急性溃疡穿孔---穿入游离腹腔内。

1.胃溃疡

直接征象------龛影(溃疡本身),多见于小弯侧切线位呈现乳头状、锥状或其它形状(如线状),边缘光滑整齐,密度均匀,底部平整或稍不整。

良性溃疡(龛影)周围水肿,透明带表现。

黏膜线1mm~2mm;项圈征5mm~10mm;狭颈征。

良性溃疡的另一征象见龛影周围黏膜纠集。

间接征象

?痉挛性改变----对侧壁指状痉挛切迹;

?分泌增加-------胃潴留;

?张力、蠕动紊乱-----增加或降低。

瘢痕改变-----“蜗牛胃”、“葫芦胃”(沙钟胃)或幽门狭窄和梗阻。

胃溃疡的特殊表现:

穿透性溃疡:龛影深而大,均25px,周围有较大水肿带,大如袋状,液面,气液钡分层。

胼胝性溃疡:龛影大,37.5px~50px,深度<25px,透明带较宽,黏膜皱襞纠集,与恶性难辨。

胃溃疡恶变征象:

v龛影周围出现小结节状充盈缺损,如指压迹征;

v黏膜皱襞呈杵状增粗和中断;

v龛影周围不规则或边缘出现尖角征;

v治疗过程中龛影不愈合反而增大。

2.十二指肠溃疡

直接征象------龛影,4mm~12mm大小,多为正位像,黏膜皱襞纠集。

恒久的球部变形山字形、三叶形、葫芦形(瘢痕、痉挛所致),也能作出诊断

间接征象:①激惹征;②幽门痉挛;③分泌增加;④张力增高或降低;⑤固定压痛。

四、胃癌

以胃窦、小弯和贲门区常见。

病理大体分型,Borrmann分型:

Ⅰ型(巨块型或蕈伞型);Ⅱ型(局限溃疡型);Ⅲ型(浸润溃疡型);Ⅳ型(浸润型)。

影像学表现

1.X线造影表现:

?充盈缺损;

?胃腔狭窄,胃壁僵硬(革袋状胃);

?龛影:形态不规则,在胃轮廓内,半月综合征;

?黏膜皱襞破坏、中断,异常增大;

?瘤区蠕动消失。

*半月综合征:①胃轮廓之内;

②不规则半月形;

③外缘平直,龛影周围有环堤征、指压迹征、尖角征。

早期胃癌:

癌组织浸润仅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与肿瘤的大小、范围,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关。

特殊类型胃癌的特点

A.胃底贲门癌--胃泡内肿块,钡剂分流、绕流。

B.胃体癌-------无蠕动。

C.胃窦癌-------“袖套”样套入狭窄段。

D.弥漫性-------革袋状,排空快。

2.胃癌CT表现

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早期胃癌CT检查有一定限度;

进展期胃癌CT检查有利于观察病变的侵犯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五、肠结核(intestinaltuberculosis)

好发于回盲部,其次为空、回肠

病理上分为溃疡型与增殖型

X线表现:

肠管痉挛收缩,粘膜皱襞紊乱

“跳跃”征------溃疡型

粘膜皱襞破坏,小点状、小刺状龛影

溃疡与长轴垂直

盲升结肠狭窄、缩短和僵直----增殖型

多数小息肉状充盈缺损

六、结直肠癌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分为增生型、浸润型和溃疡型三型,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

影像学表现

?不规则充盈缺损;

?黏膜皱襞破坏中断;

?肠腔一侧或环形狭窄,钡剂通过受阻;

?肠壁僵硬、蠕动消失;

?较大的龛影。

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

类别

良性溃疡

恶性溃疡

龛影形态

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整齐

不规则、扁平、有多个尖角

龛影位置

位于轮廓之外

位于轮廓之内

龛周和口部

黏膜水肿表现,粘膜纠集直达龛影口部,并由宽逐渐变细

指压征、环堤征;黏膜皱襞中断破坏

附近胃壁

柔软、有蠕动

僵硬、峭直、蠕动消失

龛影大小

小于50px

大于50px

胃窦癌与胃窦炎的X线鉴别诊断

类别

胃窦癌

胃窦炎

黏膜皱襞

破坏消失

存在,肥大、迂曲、粗乱

轮廓

不规则

整齐或如波浪形

胃壁柔韧度

僵硬不变

柔软,形态可变化

蠕动

消失

存在

病变区与正常区分界

截然、清楚

无明确分界

肿块

大多有

没有

消化道肿瘤的异同

表现癌肿

食道癌

胃癌

结肠癌

发病年龄

40~70岁

40~60岁

30~60岁

主要临床症状

进行性吞咽困难

上腹痛,血便

血便、便秘或腹泻

好发部位

中胸段

胃窦、小弯、贲门区

直肠、乙状结肠

病理分型

增生型,浸润型,溃疡型

X线表现

不规则充盈缺损

不规则管腔狭窄(3~px)px,分界截然

龛影(与纵轴一致)

龛影(半月综合征)

龛影(较大)

黏膜皱襞破坏中断,黏膜皱襞异常增大、杵状增粗(黏膜下浸润)

肿瘤区蠕动消失,管壁僵硬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ivc.com/wzlzz/6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