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了解早治疗,胃下垂要重视

什么是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本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驰,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驰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极底低张的鱼构状,即为胃下垂所见的无张力型胃。本症是内脏下垂的一部分,多见于瘦长无力体型者、久病体弱者、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有切口疝者和长期卧床少动者。

多发人群:多见于瘦长无力体型者、久病体弱者、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有切口疝者和长期卧床少动者

典型症状:

1、腹胀及上腹不适

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

2、腹痛

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发生,与食量有关。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且疼痛亦较重。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使疼痛加重。

3、恶心、呕吐

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这是因为一-次摄入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韧带之引力而致疼痛,随之出现恶心、呕吐。

4、便秘

于造成胃下垂的因素同样容易导致横结肠下垂,所以胃下垂的患者常同时合并有横结肠下垂,使横结肠与升结肠或降结肠夹角呈锐角,而致内容物通过缓慢而产生顽固性便秘。

伴随症状:

1、精神神经症状

由于胃下垂的多种症状长期折磨患者,使其精神负担过重,因而产生失眠、头痛、头昏、迟钝、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还可有低血压、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现。

2、消瘦

长期消化不良、进食后疼痛,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从而消瘦。

诊断:

依据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以及饮水超声波试验,X线检查表现较易确诊。胃下垂的程度一般以小弯切迹低于两髂嵴连线水平1~5cm为中度,11cm以上为重度。

手术治疗:

胃下垂采用毕式胃部分切除术,缩小胃体积,减少胃内容物潴留,帮助恢复正常胃的体积和位置。同时,胃内容物减少,可减少胃壁施加牵引的张力,缩短胃排空时间,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中医治疗:

胃下垂主要因为饮食不节、过度劳倦、情志所伤和禀赋不足等原因导致身体蠃瘦而成。病位主要在脾胃。其病证表现以虚证为多,或虚实夹杂。其病为本虚标实,在本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在标为食滞、饮停、气滞和血瘀。可根据辨证论治采取不同药方进行治疗。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ivc.com/wzlzz/14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