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全程6分钟,市妇幼保健院迎来30周早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706/4892467.html

体重仅克的他

如今已在逐渐长大

年3月17日上午10点38分,胎龄30周,体重仅克的“小宝”经过6分钟的手术过程,顺利在市妇幼保健院诞生。尽管已经想到过可能发生的情况,但小宝出生时个头仅有成年男子手掌大,全身皮肤紫绀、呼吸费力,让所有医护人员倒吸一口凉气。

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早产儿几乎每月都有,但如小宝一般轻、小的孩子是今年的第一个。

30个日日夜夜,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小宝体重已经长到了1.1kg,生命体征已基本平稳。4月17日,小宝满月了,小宝的父母张先生一家看着暖箱里曾被死神拉着的宝宝如今已迎来了新生,也早已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的全是满满的幸福。

产检发现危急情况

仅6分钟后新生命诞生

今年52岁的张先生和35岁的妻子均是高龄产妇。几年前,张先生妻子通过剖腹产手术诞下一名早产儿,出生便查出先天性肉碱缺失,仅1个月,孩子夭折。这一切给张先生夫妇内心留下深深的阴影。

年底,夫妻俩再次迎来小生命,为了确保腹中的胎儿平安降生,夫妻俩在孕期格外小心。哪曾想,在新冠肺炎疫情刚刚得到有效控制后,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

3月17日一早,张先生一家来到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孕妇有妊娠期高血压病等合并症导致宝宝宫内缺氧,同时B超提示脐动脉血流消失,医生做出了判断:孩子必须立刻剖出来,否则将胎死腹中。

听到这一消息的张先生一家慌了神,没有过多思考,当即入院决定剖宫产取出孩子。“孕妇高龄再加上合并症较多,孩子胎龄小且体重低,难度系数较大。”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黄梅说道。随后,医院立即组织产科、新生儿科床旁会诊,确定诊疗计划,确保第一时间为宝宝打通生命通道。

年3月17日上午10点38分,胎龄30周,体重仅克的“小宝”经过6分钟的手术过程,顺利在市妇幼保健院诞生。尽管已经想到过可能发生的情况,但小宝出生时个头仅有成年男子手掌大,全身皮肤紫绀、呼吸费力,让所有医护人员倒吸一口凉气。

当天上午10点38分,经过6分钟的周密手术后,小宝被顺利从产妇肚中取出。“小宝属于极低胎龄、超低出生体重儿,他的身体各器官发育很不成熟,刚出生后不久就发生呼吸费力、呻吟、呼吸窘迫,全身皮肤紫绀。”黄梅说,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看到小宝的第一眼,还是被这个巴掌大小的孩子“吓到了”。

视患儿为己出

全力抢救新生小宝

黄梅表示:正常胎儿的孕期为40周,37周以下为早产儿,小宝体重较低,胎龄仅有30周,孩子能不能活下来,谁都说不准。黄梅说,张先生一家希望将孩子救下来。

刚进入新生儿科的小宝在吸氧下仍呼吸困难,全身皮肤绛红,极其薄嫩,血管细若游丝,穿刺尤为困难,为了维持孩子的呼吸、循环,入院后立即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脐静脉置管、放置PICC为小宝打通“生命通道”保证了药物以及早期的营养支持。

在数日的呼吸机支持下小宝的呼吸窘迫症状逐渐好转,但很快肠道的问题出现了,腹胀、腹壁静脉显露、皮肤发灰发亮,反复引流出草绿色粘液,小宝的病情仍处于极度危急中。“考虑到小宝曾有一同胞也是早产儿,因先天性肉碱缺失一月龄夭折,那她会不会也有遗传代谢性疾病?从而出现这些代谢问题?有外科情况吗?”黄梅说,这些情况就像雾霾一样,萦绕在全科人心头。

黄梅介绍,据WHO发布的《早产儿全球报告》显示,每年有万名婴儿出生过早,每10名新生儿就有超过1例早产,而中国早产儿数量居世界第二。超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儿在世界范围内的病死率都是很高的。为了有一个很好的治疗结果,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组成了专门成立了医疗抢救组和护理组,针对小宝病情进行分析讨论,为小宝制定了缜密的诊治方案和一对一的护理计划。“作为科室主任,我每天早上都会提前到岗,亲自为宝宝查体,主持查房、确定当日当日诊疗计划、敦促严格消毒隔离。主治医生从血气分析到出入量的计算等都精细算出,喂养医嘱更是要精确到0.5ml。”黄梅说,科室所有医护人员都把小宝看成自己的孩子,为了小宝始终不放弃。

尽管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此前曾收治过更小的宝宝,但在今年,小宝还是头一个。因为宝宝生下来体重是在院病儿中最小,所以新生儿科医护人员便给了他一个爱称——“小宝”。“她是我们大家的小宝。”黄梅说道。

恢复期漫长

好在小宝目前情况稳定

由于胎龄小,体重低,小宝的多项器官发育不好,尤其是肠道问题。“小宝的肠道问题十分棘手严重,反复腹胀,胃潴留、感染,给治疗带来了巨大困难,抢救治疗如履薄冰。”黄梅说,面对出生不久病情错综复杂的小宝,张先生夫妇父母心急如焚,科室也做好的万全准备。“由于小宝胎龄小,体重低、反复严重腹胀,多次出现抢救情况,而每一次抢救都紧紧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黄梅告诉记者,此前,小宝因肠道动力不足,只能采取静脉和胃管喂养。再加上目前疫情仍未解除,每天的照料、喂养、治疗,每一个环节稍有不慎都足以夺走这个小生命。

从上呼吸机到成功停氧仅仅用了18天,再到后来肠道功能建立,肠内喂养逐渐能耐受消化吸收,自主排便排气,20多天的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的救护,小宝的病情进入了恢复期,体重逐渐长到1.1kg。可早产儿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未来的诊疗路还很长,黄梅表示,神经系统检测康复、感染防治、贫血、黄疸、代谢性骨病、眼底、听力…一刻也不敢松懈。

回忆起这一路,黄梅坦言:

“一路走来,充满艰辛,在极度艰难的时刻,只要有一线生机,作为医护人员都会竭尽全力,永不言放弃。”

如今小宝已经成功睁眼,氧气停了,静脉针也拔掉了,情况也比较稳定。

如今,小宝即将满月,疫情防控形势也逐渐平稳,张先生夫医院了解到宝宝的每一个进步了。黄梅表示,小宝目前还需要观察1-2个月,待体重上涨至2kg以上才能出院。而站在保温箱外的张先生激动地说到:

“太感谢十堰市妇幼保健院了!是他们把我的孩子救了过来,我曾经都以为留不住他了,是十堰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医生护士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可点击蓝色字体进入链接哦!)

麻醉医师牛世坤解读无痛分娩疫情期间要做人工流产怎么办?赵琴主任来支招

(十)医广[]第03-20-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ivc.com/wzlzz/104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