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集束化护理对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治疗患者的影响。
1、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94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20~85岁,均值(52.05±3.02)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22~86岁,均值(52.60±3.30)岁。组间一般资料对比,P>0.05。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肠内营养治疗、生命体征监测、病房护理以及用药护理等。
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落实集束化护理。
(1)强化护理人员培训。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了解导致并发症的原因,提出护理改进建议,进行护理工作持续改进。
(2)系统护理评估。评估患者神志、营养状况,包括患者摄入史、体质量等,明确肠内营养支持制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肠内营养治疗。
(3)优化肠内营养途径。短期需营养支持患者,可以采取鼻胃管、鼻肠管途径,其中鼻胃管胃潴留情况明显,恶心、呕吐、反流、误吸几率高,而鼻肠管安全性更高。
(4)规范操作。肠内营养治疗期间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维持肠内营养设施、环境清洁,营养支持中持续抬高床头约35°,预防反流、误吸。
(5)强化口咽护理。患者进行口腔清洗,每天早中晚3次,气管导管插入患者口腔护理前进行口腔冲洗,辅助清醒患者刷牙。
(6)维持胃肠营养管通畅性。患者胃肠道血流灌注减少明显,胃蠕动以及排空速度变缓,胃潴留情况明显,为了降低胃潴留情况需要在观察患者胃残余量的基础上调节营养输注速度。
2、结果
2.1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误吸1例、胃内容物反流1例,总发生率4.25%(2/47)。对照组:误吸2例、腹泻2例、导管异常1例、胃内容物反流3例,总发生率17.02%(8/47)。经统计学计算,x2=4.,P=0.。
2.2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住院(7.50±1.55)d,对照组患者住院(16.80±1.60)d。经统计学计算,t=28.,P=0.。
3、结论
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治疗期间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原作者:孙志慧
原作者单位:医院重症医学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