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Y113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六

各位好,我是小周,今天我们讲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的第六次课,泻药与止泻药。本次课需要掌握泻药的分类,止泻药的作用机理,以及生物制剂的贮存及使用方法。

1、二岁以下儿童腹泻,禁用药品是

A.双八面体蒙脱石散

B.双歧三联活菌胶囊

C.洛哌丁胺片

D.地衣芽孢杆菌胶囊

E.口服补液盐

2、(多选)具有促进排便作用药物是

A.地芬诺酯

B.硫酸镁

C.酚酞

D.乳酶生

E.乳果糖

3、属于膨胀性泻药的是

A.甘油(开塞露)

B.聚乙二醇

C.乳果糖

D.酚酞

E.硫酸镁

4、具有阿片样作用,长期大剂量服用产生欣快感的止泻药是

A.双八面体蒙脱石散

B.洛哌丁胺

C.地衣芽孢活杆菌胶囊

D.阿托品

E.地芬诺酯

5、(多选)患者来药店购买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药师应该交待的使用注意事项包括

A.置于冰箱中冷藏保存

B.与抗酸剂分开服用

C.宜用温水送服

D.不宜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

E.可混于温牛奶中服用

答案与解析

1、C

洛哌丁胺(C对)、地芬诺酯禁用于:2岁以下儿童、肠梗阻患者、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引起的假膜性肠炎者、细菌性小肠结肠炎患者。

2、BCE

泻药是一类能促进排便反射或使排便顺利的药物,包括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润滑性泻药、膨胀性泻药、肠道清洗剂及胃肠动力药。容积性泻药如硫酸镁(B对)、硫酸钠等口服吸收后在肠内形成一定的渗透压,使肠内保有大量的水分,增加大便量,刺激肠蠕动,从而缓解便秘症状。乳果糖(E对)系人工合成的不吸收性双糖,具有双糖的渗透活性,可使水、电解质保留在肠腔而产生高渗效果,是一种渗透性泻药。.酚酞(C对)属于刺激性泻药,用于治疗便秘,也可在结肠镜检查或X线检查时用作肠道清洁剂。地芬诺酯(A错)是人工合成的止泻药,抑制肠黏膜感受器,肠蠕动减少,促进水分吸收。乳酶生(D错)抑制腐败菌的生长繁殖,防止发酵,减少产气,因而有促进消化和止泻作用。

3、B

聚乙二醇(B对)为膨胀性泻药,在肠内吸收水分后膨胀形成胶体,使肠内容物变软,体积增大,反射性增加肠蠕动而刺激排便。甘油(A错)为润滑性泻药(粪便软化药),具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局部作用于直肠。乳果糖(C错)系人工合成的不吸收性双糖,是一种渗透性泻药,具有双糖的渗透活性,可使水、电解质保留在肠腔而产生高渗效果。酚酞(D错)为刺激性泻药。硫酸镁(E错)为容积性泻药,在肠内形成一定的渗透压,使肠内保有大量的水分,刺激肠蠕动而产生导泻作用。

4、E

地芬诺醋具有阿片样的作用,长期大量服用可产生欣快感,并可能出现药物依赖性,但常用量短期治疗,则产生依赖性的可能很小,与阿托品合用,可减少依赖性倾向(E对)。

5、ABCDE

活菌制剂需冷藏储存(A对),防止药效降低,且不可与抗菌药物同服(D对);与抗酸剂合用可降低疗效,故分开服用(B对);为保持活性,需用温水或混于温牛奶中服用(CE对)。

知识点:

第五节泻药与止泻药

腹泻与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症状,需要使用泻药与止泻药。

第一亚类泻药

泻药包括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润滑性泻药(粪便软化剂)、膨胀性泻药、肠道清洗剂及促胃肠动力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容积性泻药如硫酸镁、硫酸钠等,通过增加大便量,刺激肠蠕动,从而缓解便秘症状;对于以粪便干结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效果较好。

2.渗透性泻药通过将身体的水分吸到肠道或防止大便中的水分被吸收来增加肠道中的水分。乳果糖系人工合成的不吸收性双糖,是一种渗透性泻药,因为无肠道刺激性,可用于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

3.刺激性泻药包括酚酞、比沙可啶、番泻叶、蓖麻油。

4.润滑性泻药(粪便软化药)如甘油等。甘油栓剂(开塞露)具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局部作用于直肠。

5.膨胀性泻药如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等,在肠内吸收水分后膨胀形成胶体,使肠内容物变软,体积增大,反射性增加肠蠕动而刺激排便。

(二)典型不良反应

可导致肠梗阻。电解质平衡,如低钾血症。

(三)禁忌证

1.急腹症、肠道失血、妊娠及经期妇女禁用硫酸镁。

2.甘油禁用于糖尿病患者,颅内活动性出血患者,头痛、呕吐患者,完全无尿者,严重脱水者,急性肺水肿或即将发生急性肺水肿者,严重心力衰竭者。

3.不明原因的腹痛、阑尾炎、胃肠道梗阻、乳酸血症、尿毒症和糖尿病酸中毒患者均禁用乳果糖。

4.聚乙二醇禁用于未确诊的腹痛、炎症性器质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梗阻、肠穿孔、胃潴留、消化道出血、中毒性肠炎、中毒性巨结肠和肠扭转患者。

5.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粪块阻塞者、婴儿和哺乳期妇女禁用酚酞。

6.有乳酸血症患者禁用乳果糖。

(四)药物相互作用

硫酸钠、硫酸镁用于导泻时一般采用口服给药,与其他药物产生不良相互作用的现象较少。

二、用药监护

(一)依据便秘类型选药泻药的作用途径不一,其适应证也不同。

(1)对长期慢性便秘者,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刺激性泻药。

(2)对结肠低张力所致的便秘,于睡前服用刺激性泻药,以达次日清晨排便。

(3)对结肠痉挛所致的便秘,可用膨胀性或润滑性泻药。

(4)刺激性泻药肠梗阻患者应禁用。

(二)泻药不可长期使用

泻药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

三、主要药品

硫酸镁

用于导泻、肠道清洗;十二指肠引流及治疗胆绞痛。

本品的致泻作用一般在服药后2-8h出现,故宜早晨空腹服药。

酚酞

用于治疗便秘,也可在结肠镜检查或X线检查时用作肠道清洁剂。

甘油

用于便秘。

乳果糖

用于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治疗高血氨症及由血氨升高引起的疾病。

聚乙二醇

用于成人及8岁及以上儿童便秘的对症治疗。

第二亚类止泻药

止泻药分吸附药和收敛药、抗动力药等。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吸附药和收敛药

双八面体蒙脱石是具有双八面体层纹结构的微粒。其作用包括:

(1)覆盖消化道黏膜,与黏液蛋白结合。

(2)促进损伤的消化道黏膜上皮再生。

(3)吸附消化道内气体和各种攻击因子,将其固定在肠腔表面,使之失去致病作用。

(4)平衡消化道正常菌群,提高消化道的免疫功能。

(5)对消化道局部有止血作用。

(6)促进肠黏膜细胞的吸收功能。

2.抗动力药

抗动力药可以缓解急性腹泻症状,适用于治疗成年人无合并症的急性腹泻,而不适用于幼儿,如洛哌丁胺、地芬诺酯等。

洛哌丁胺与地芬诺酯化学结构相似,直接作用于肠壁的阿片受体,阻止乙酰胆碱和前列腺素的释放。

地芬诺酯为人工合成的具有止泻作用的阿片生物碱,现已代替阿片制剂成为应用广泛的非特异性止泻药。

(二)典型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厌食、体温升高、红斑、瘙痒、头痛、心悸。

(三)禁忌证

洛哌丁胺、地芬诺酯禁用于:2岁以下儿童、肠梗阻患者、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引起的假膜性肠炎者、细菌性小肠结肠炎患者。

(四)药物相互作用

1.地芬诺酯本身具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可加强中枢神经抑制剂的作用,不宜与巴比妥类、阿片类、水合氯醛、格鲁米特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合用。

2.地芬诺酯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有发生高血压危象的潜在风险。

二、用药监护

(一)监护由腹泻所致的电解质失衡

(1)需特别注意补充钾盐。

(2)常为脱水症和钠、钾代谢的紊乱,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3)腹泻时由于大量排出水分,可使全身血容量下降,血液黏稠度增加应给予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多少钱
北京正规看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ivc.com/wzlzd/87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