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少阴肾经之幽门穴位常识

本经腧穴

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幽门

出《灵枢·经脉》。位于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在腹直肌内缘;布有腹壁上动、静脉;有第6、7、8肋间神经分布。

穴名释义

幽,深长、隐秘或阴暗的通道。门,出入的门户。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后极少部分循经上行。本穴物质为腹通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因其性寒湿滞重,至本穴后,在外部传入之热的作用下只有极少部分循经上行,肾经冲脉气穴从此由寒湿之性转变温热之性,故名。

主治

腹痛、腹胀、呕吐、泄泻等胃肠病证。

取穴方法

仰卧位,在肓俞上6寸,巨阙(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

穴位配伍

配内关主治胃痛。

日常保健

1)体位 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 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并置季肋下缘,自上向下逐步点按幽门穴、阴都穴至肓俞穴,反复数次。

3)要领 点按穴位处用力以能耐受为度,按时有胀与微酸感。术后上腹轻松。

云少编辑

赞赏

长按







































最好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最好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ivc.com/wzlys/7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