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疗治疗目的:预防营养不良和倾倒综合征的发生;
(二)术后常见并发症
1.倾倒综合征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容积缩小,幽门括约肌功能丧失,大量透压过高的食物快速进入空肠后,导致短时间吸收大量液体,使肠内容物体积突然增大,而细胞外液的容量(主要是血容量)则大为减少而产生临床上腹胀、肠蠕动亢进、肠鸣、腹泻与头晕、脉搏细速等低血压现象。倾倒综合征通常于术后第1-3周、进餐后10~20分钟时发生,持续15-60分钟。
2.餐后低血糖:餐后2-3小时发生。
3.残胃潴留:胃大部切除术后可导致残胃张力减退,排空障碍,常有胃潴留现象、患者食欲减退、呕吐、甚至惧怕进食。
4.术后梗阻:因部位不同可分为吻合口梗阻、输出段梗阻。较多见者为胃肠吻合口排空障碍引起的功能性梗阻,主要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饱胀、恶心、呕吐。
5.贫血。胃大部切除术造成胃酸减少使铁及维生素B12吸收发生障碍。因为铁必须在胃酸作用下由三价铁变成二价铁而被小肠吸收、维生素B12则是由胃酸中特殊的黏蛋白内因子促进吸收。
(三)膳食原则与要求
1.手术后早期:胃切除术后2周内,饮食采用“循序渐进、少量多餐”的原则。供应的食物品种少、体积小、次数多、清淡、易消化。可用十二指肠穿刺导管或空肠管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如补充要素膳)。
2.手术后后期:主要是防止傾倒综合征的发生。膳食中以糊状固态食物为主可减慢其进入空肠的速度;干稀分食,饮料须在进餐前后30分钟时饮用,不宜高渗饮食;饭后半卧,或采用平卧位进餐法,餐后半小时卧床休息;每餐应适当限制食物中的精制碳水化合物,最好采用单糖,双糖、多糖混合食用。
(四)膳食治疗
1.第一阶段的膳食特点:是采用不需咀嚼的低糖高蛋白质液体食物,为顺利进入第二阶段做好准备。每天6餐,每餐由30~40ml开始,逐步增加至每餐~ml。食物可采用鸡汤、鱼汤、排骨汤、蛋花汤或与米汤混合等。
2.第二阶段的膳食特点:采用半流食,每天6餐,主食可选用米粥、面包、面条、面片、花卷、馒头、饼干等;副食可选用煮蛋、瘦肉末、鱼虾类、豆腐、少渣的蔬菜(如去皮的瓜茄类)、果泥、菜泥等。
3.第三阶段的膳食特点:采用软饭,每天6餐,应注意避免饮用汤和含糖饮料。
来源:医院邓莹沛营养师
编辑:李晨阳
编审:夏莹
医院营养科
有下列情况,建议您进行营养门诊
1.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厌食,经常感觉身体虚弱、疲惫无力亚健康状态
2.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脂肪肝、肾病·、贫血等
3.外科术后、肿瘤放化疗期间及康复期营养不良
4.慢性腹泻、便秘
5.备孕,妊娠期(妊娠期糖尿病)、哺乳期
6.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青少年营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