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预告
今天下午3点播出的《活到岁》将邀请交通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王韧,讲讲“超声技术的第三只眼睛”欢迎收听。
超声技术的第三只眼睛
神话中二郎神的生神眼,法术无边。他的第三只眼睛有着透视的功能,能洞悉幻象,明辨真伪。而在医疗界中,医生也有着这样一只神奇的眼睛——超声。
超声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影像已不仅仅是一种无辐射的诊查手段,它已逐渐向临床领域渗透,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超声介入,目前已在国际国内成熟开展和广泛应用。超声介入技术,又叫介入性超声,是指在实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及抽吸、插管、注药治疗等操作,可以避免某些外科手术,从而达到与手术相媲美的效果,该方法只在皮表留下针眼大小的伤口,是真正的微创。除此优点外,它还具有安全、有效、痛苦小等诸多优点,患者满意度高。
超声介入技术一般情况下可以由具备资质的超声医师独立完成,有时也需要与临床科室配合共同完成。
超声技术的应用
超声广泛应用于麻醉的各种穿刺置管操作。如在临床麻醉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过度肥胖者、脊柱畸形者等难以进行椎管内穿刺的患者,这时候,通过超声就可以定位椎间隙,预测皮肤到硬膜外腔的距离,确定合适的穿刺点和穿刺方向,使得穿刺变得可视化、简单化、安全化。同样,超声在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也能大大提高深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了穿刺次数和并发症。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医学指南开始建议超声引导下的深静脉穿刺置管。
其次,超声由于频率高,波长短,衍射不严重,具有良好的定向性,能够广泛应用于定位。如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它能通过超声成像直接“看到”需要阻滞的目标神经,及神经周围重要的血管和组织,从而可以保证神经阻滞时局麻药在神经周围准确的扩散,同时避免对周围重要血管和组织的损伤,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它不仅广泛应用于骨科手术,如臂丛、腰丛、骶丛、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等,还可应用于很多开腹手术,如腹横平面阻滞,另外在开胸手术中可进行胸椎旁神经阻滞。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全麻药物的用量,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还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术后镇痛作用。
再次,超声的定位功能还广泛应用于各种评估以及术中紧急情况的判断。如在困难气道评估中,超声能够清楚显示下颚顶端到气道中段组织,因而可以预测肥胖患者气道情况,发现病理性气道如气管狭窄等;在血容量评估中,通过剑突下经胸超声(TTE)测量下腔静脉,可靠性更高,对容量复苏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可以用于术中休克等紧急情况的救治。
此外,超声还能准确地发现胃潴留,最大程度地避免反流误吸的发生,以及判断术中出现的胸腔、腹腔和心包内的出血征象,肺栓塞、气胸,甚至心跳骤停等紧急情况。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的应用更能综合体现超声的各项优势。TEE能够提供心脏、大血管包括各心腔和血管的大小、厚度及完整性,以及各瓣膜结构与功能形态的定性、定位、定时及定量评估数据等,它可以用于体外循环前心脏病变的再确诊,心脏手术,以及手术效果的即可评估以及心血管功能的评估。
编辑:小茜、意敏
监制:李宁、袁林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