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是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为,字形像一个张着巨口、长着利齿、伸着钩爪、卷着尾巴、身有花纹的侧视虎形。虎的金文为,仍然能看出老虎的轮廓来。虎的小篆为,像虎蹲踞之形。
虎别名老虎,是一种猫科猛兽,其前额有似“王”字的斑纹,向来被称为“百兽之王”,主要生活于森林山地,多单独生活,不成群,夜间活动,嗅觉发达,行动敏捷,但不能爬树,主要以野猪、鹿、麝、狍等动物为食,有时也伤害家畜。
《易·乾》:“云从龙,风从虎。”旧时人们认为云随着龙吟而出,风随着虎啸而生,比喻杰出人物顺应时代潮流而出现,并发生巨大影响。
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原意是不进老虎的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经过艰苦的斗争,不冒危险,就不能获得成功。
兕(sì)是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为,像独角犀牛形,它的本义是犀牛一类的兽,篆文线条化后,不再象形。
兕的皮厚,可以制甲。用兕角制成的酒器,称之为兕觥(gōng),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意思是我且把大杯斟满酒,好让心里不悲伤。
因老虎与兕,都是猛兽,古时常虎兕并用,用以泛指猛兽,人们也常用虎兕喻指凶恶残暴之人。《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柙是关野兽的笼子,椟是装玉器的匣子。意思是老虎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壳和玉器在匣子里毁掉,这是谁的过错呢?意在说明看守官吏的失职。
《老子》第五十章:“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意思是善于养生的人,能巧妙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像犀牛、老虎那样的猛兽。
《韩非子·解老》篇给出了善摄生者,为什么会陆行不遇兕虎的原因:“夫兕虎有域,动静有时,避其域,省其时,则免其兕虎之害矣。”
韩非子认为:犀牛和老虎的活动都有一定的区域,行动和休息有一定的规律,避开它们出没的地区,掌握它们活动的规律,那么就可以避免犀牛与猛虎的伤害。
往期文章回顾:
闲话汉字——以人为鉴明得失
闲话汉字——斝爵皆为饮酒器
闲话汉字——仰天大笑出门去
闲话汉字——不吹毛而求小疵
闲话汉字——古人用鬲煮稀粥
闲话汉字——既往不咎是智慧
闲话汉字——自斟自酌且舒怀
闲话汉字——卣是盛鬯之酒器
闲话汉字——自以为是起争斗
闲话汉字——海水不可用斗量
闲话汉字——黍米可供酿酒用
闲话汉字——告朔之告应读gù
闲话汉字——庖丁用刀解牛角
闲话汉字——少小离乡老大回
闲话汉字——国虽大好战必亡
闲话汉字——万的本义是蝎子
闲话汉字——蛛丝马迹求线索
闲话汉字——仓廪实则知礼节
闲话汉字——天上星星亮晶晶
闲话汉字——棘是带刺酸枣树
论语或解—卫灵公问阵于孔子
论语或解—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论语或解—颜渊死子哭之恸
论语或解—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论语或解—君子谋道不谋食
论语或解—殷有三仁焉
论语或解—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或解—季路问事鬼神
午元心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