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秋天的特点而创立的方子升阳益胃汤补

白癜风有什么好偏方 http://m.39.net/disease/a_5419408.html

本节语音

语音课内容戳这里收听↑

可以点击页面最下方“阅读原文”到喜马拉雅收听更多本系列音频~

本节文字复习对应的语音原版内容(含具体药方)点这里查看→根据秋天的特点而创立的方子——升阳益胃汤

讲讲补土派的脾胃学说

文字版本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开始讲一讲李东垣的方子,前面我们讲了罗天益的医案,李东垣的医案也讲了一点。那么这个医案是做铺垫的,给大家熟悉一下,他们的用药方式。那么接着我们回头来再讲李东垣的理论。李东垣的故事,前面我们刊发过,我以前写过李东垣的文章,他的故事。李东垣一生非常不容易,他经历朝代的变更,然后看到了老百姓身体受伤的惨状,所以他就琢磨,为什么身体这么不好呢?他把根找到脾胃上去了,这个脾胃非常重要。所以立法以补脾胃为主,这是李东垣的学术思想,跟他的老师张元素学的,李东垣加以发挥,成为一代大师。那么李东垣补脾胃的方法,在中医里面什么地位呢?跟大家这么讲吧,过去中医,古人讲过一句话,叫什么呢?叫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治外感病,治感冒,外邪来了等等外感病,你一定要找张仲景,找《伤寒杂病论》。那么内伤呢?内伤法东垣,你一定要取法于李东垣。你看这话评价的够高了,跟张仲景一起并论了,所以古人非常看重李东垣这套学说。那么李东垣这个学说非常有意思。跟大家讲过,他把人在天地里面,跟天地对应,一年四季跟人对应,找出身体不同季节的格局,去调整这个格局,擅长用补脾胃的方法,擅长用风药,升脾胃的阳气等等,我们在医案里面讲过很多了。那么李东垣写的书,《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等等,这些书都是罗天益给整理出来的,给刊发的。像这些书里面非常重要,《脾胃论》今天卖的,9块钱一本,非常薄的一个小册子,跟大家讲,就这一个小册子,里面几十个方子,我告诉大家,各个方子非常非常的经典,您如果想治内伤病,就把这个《脾胃论》,您琢磨透了,方子灵活应用了,我跟大家讲,很多病都能调理了。为什么呢?因为确实人的脾胃一伤,百病丛生。那么调脾胃,我们从哪学呢?李东垣人家这是祖宗,所以李东垣的重要性,我不跟大家多讲了。那么今天讲一个方子,升阳益胃汤。为什么打这个方子开始讲呢?这个方子就是给秋天立的,人家有很强的季节性,当然了,无论一年四季什么时候,遇到这个病症我们都可以用。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李东垣当初立这个方子,是为什么立的?是秋天人们更多的容易进入这种格局里面去,就是脾胃虚弱的人,容易进入这个格局里面去。那么这个方,我根据秋天的特点给大家做个演示,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去调整,所以这个方子,我们现在第一个讲,我们来讲讲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首先这个方名,升阳,大家看升阳气,益胃,这个胃是哪呢?各位是这样的,读李东垣的书,大家一定要清楚一件事儿,是什么呢?他有的时候脾胃混在一起讲,就是他说的胃,有时候是真的胃,有时候是脾胃,有时候他指的就是脾。李东垣写书,因为人家当时特别忙,大家能想象,无数人找他看病,战乱中到处走,而且他讲的是罗天益给整理,所以有的时候比较匆忙,讲的有的时候,没有现在讲的那么精细,像写论文,必须要怎么怎么写。人家当年大师那么一讲,你就这么记就行了。所以我们必须要理解。升阳益胃汤的益这个胃,这个胃指的是脾胃。你别光说就指这个胃,不是的。我们后世把脾胃分的非常清楚,但是李东垣讲的时候,他经常是混在一起讲的,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个方子治疗什么病症呢?治疗脾胃虚弱的人,在秋天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状态。大家来看,首先李东垣说,“脾胃之虚”,脾胃虚的人,正气不足的人,“怠惰嗜卧”,这个人没劲,这个我们大家能理解,脾胃虚的人,我们能理解,总是没劲,总是很懒惰的样子。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人,是一点劲都没有,精神头不足的感觉。“四肢不收”,你没劲,当然四肢就无力气,有的人吃完饭往沙发上一躺,胳膊腿不像自己的一样,往那一甩。我们之前看过的照片,有个葛优躺,葛优的一个照片躺下在那,那种懒惰样。脾胃估计有点不足那种状态。“时值秋燥令行”,什么意思呢?就是到秋天的时候了,“湿热少退”,这个湿热稍微减少了一点,但是还有。为什么呢?秋天之前什么季节呢?我们说夏天,夏天紧接着是长夏,这个长夏是夏天和秋天之间的一段时间,我们大家能体会到,夏天的时候,主气是燥热,长夏是湿,大家有过体会吧,就是夏天最后那段怎么样?天天下雨,包括现在这个时候,全国仍然在下雨,这是应该说初秋,实际上这个时间我们分割这么细,但实际上它的气候特点是结合在一起的。并不是说一到立秋了,天气一下子就凉了,空气就干燥了,不是那么回事的,中间会有交叉的。所以您看现在已经立秋了,讲课的时候已经立秋了,但是仍然有长夏的特点。长夏什么特点?就是下雨湿,大地泥泞。然后到了秋天,这种湿气,渐渐的少了一点。前边那个长夏天很热,湿热,湿热少退,但是有没有呢?还有,还是有湿热。但是这个时候秋天了,那么天气开始有点凉了。接着分析,李东垣写的症状我们接着分析。这个时候,脾胃虚弱的人能出现什么问题呢?“体重节痛”,什么意思呢?就是身体感觉沉重,因为脾胃是虚弱的,正气不足。关节有点疼了,这个什么意思呢?脾主四肢,大家明白吧?我们身体的四肢谁来主的?脾主的,脾胃一虚弱,四肢出问题,因为你气血正气运行不到远端了,所以肢体出问题了。这个时候天气稍微一凉,你这个正气运行不到四肢,所以天气一凉,你四肢容易受外边温度下降的影响,所以容易关节疼痛。这里面还有一个什么因素呢?你体内还有湿气在里面,有可能还湿热呢,但是依旧感觉,关节疼了,因为受到外界温度下降的影响了。接着还有什么症状呢?“口苦舌干”,嘴里发苦发干,这种情况是为什么呢?是这样的,因为你脾胃虚弱,我们这个脾气不往上升,脾气如果往上升,胃气往下降,气机运行正常的话,那么你体内的津液运行正常,所以上边应该有唾液。现在脾气不升,结果导致津液不能往上边走,所以会觉得口干。这个大家知道,尤其舌头跟脾胃关系密切,脾开窍于口,这个时候就会干燥。口苦也是干燥的一种表现。另外口苦还跟什么有关?还可能跟情绪不好有关。跟肝气郁结,肝胆不和有关系。所以当一个人情绪不好的时候,他脾胃会不会好?脾胃肯定不会好。脾胃不好的人我们要怀疑他可能情绪也有问题。所以这里面是一个伏线,我回头讲这里面有多重要。这种人嘴里容易发苦,你越是肝气不舒的人,你脾胃越不好,肝主疏泄,气血越不通畅,到秋天的时候,你表现的越明显,天气稍微凉一点,你的关节疼了,你的胳膊腿更没劲了开始出现了。“食无味”,什么意思呢?吃东西没味道,不是那么特别香。这个食无味是体会出味道来,味道体会得不清楚,为什么?脾气不足啊,觉得没什么味道。另外一个食无味代表没有胃口。这个时候脾胃开始觉得,吃什么东西都没胃口。为什么?脾胃虚弱。“大便不调”,包括干燥或者腹泻。很多朋友一到秋天就腹泻,稍微凉一点就腹泻,这个是很多朋友的通病。那么为什么腹泻?就是你脾胃虚弱,到秋天肃降之气,这个天开始凉了,肃降之气一来,稍微一凉点,这个人不行了,脾阳本来就不足,一下子大便开始腹泻了。有的人当然也是干燥,因为秋天燥气当令。“小便频数”,小便总想去,一会儿去一趟,一会儿去一趟,稍微着点凉。“不嗜食”,就是不想吃东西,“食不消”,不想吃东西就算了,吃东西,吃了也不消化,膨在那胀着,不能消化。所以食无味,对什么东西都没胃口。不嗜食,也确实不想吃东西,嚼着嚼着不想往下咽,吃完了以后又不消,这是脾胃虚弱的特点。李东垣说“兼见肺病”,这是什么意思呢?肺和脾胃是什么关系,肺属金,脾胃属土,土生金,这是五行里的关系。土生金,意味着脾胃是肺的母亲,只有脾胃正气足了,那么我们的肺系统才能正常。那么如果你脾胃虚弱,那么肺就不足,肺气不足的时候,一到秋天坏了,为什么?因为秋天对应肺,属金,如果正常的话,秋天肺金当令,如果你肺气不足的话,在秋天症状表现的更明显。我们通俗的讲,肺是主我们身体防卫的,肺是我们呼吸系统,是我们身体接触外界的第一道防线。到秋天的时候,天气一凉,肺气坚固的话没事,如果肺气虚弱的话,这个时候就容易出问题了。如果不说外感的话,就说到秋天了,肺气弱会有什么问题呢?首先叫“洒淅恶寒”,什么意思呢?就总是觉得冷,这种人浑身风一吹,起鸡皮疙瘩,总觉得冷,比别人多披衣服。各位,这能理解吧?肺主一身之表,肺主皮毛。那么当外边温度稍微一降,你肺气不足,于是立刻觉得开始冷了。“惨惨不乐”,这话很有意思,为什么呢?他说肺气不足,一到秋天这个人就开始不开心,就开始悲伤起来,就不能乐起来。李东垣描述的是非常精确的,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抑郁症患者,夏天的时候,天热的时候,他觉得很好。一到什么时候开始重呢?日照减少了,秋冬的时候开始重。所以很多人,前两天看这个新闻,一个小女孩16岁了,家里面让她学钢琴去,就学了一天,抑郁症回来发作,从楼顶上跳下来,她爸爸女儿从楼上跳下来,去接去,这个父亲很勇敢,真是很伟大。一接,女儿把他给砸死了,两个人都死了。为什么?我跟大家讲,我现在看秋天,很多抑郁症患者开始发作了。我们过去说悲秋不是开玩笑的。那么这个严重了,其实很多是抑郁的。那么李东垣说的惨惨不乐,讲出了一个病因。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肺气虚弱,到秋天的时候,肃降之气一来,立刻开始不开心了。所以大家要找到深层次的原因。“面色恶而不和”,什么意思呢?就是脸色不好看,正常人应该怎么样,红润的。像这种人脾胃之气不足,可以想见,脸上是黄白的。一到秋天再一凉,怎么样呢?面色不好看了。这都是什么原因呢?“乃阳气不伸故也”。是阳气不旺,不能够伸展开来,去到全身温煦我们的身体。那么这个时候怎么治呢?“当升阳益胃”。就是我们升这个阳气,益胃,益是补益,补益脾胃,他说这个胃是补益脾胃的意思,“名之曰升阳益胃汤”。这个升阳益胃汤这个方子什么样的呢?我跟大家讲讲这个方子,非常经典。这个方子首先以黄芪打头,黄芪二两,这个是研成末的,不是说一次就吃二两的,黄芪比例很大,二两。黄芪干吗的?我们从讲张锡纯,讲升陷汤开始,大家一直熟悉用黄芪。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里边也是黄芪,这一系列方子都用黄芪。黄芪是扶正气的,扶脾胃之气,扶肺气的。所以黄芪是补正气的,一个特别和缓的,而且有力道的这么一个药。像李东垣的老师张元素他说黄芪味道是甘的,纯阳,纯粹是补阳气的,益胃气,他说的胃气也是脾胃之气。所以这味药,是李东垣他们这个体系里面最常用的,用的最多的药。后世张锡纯继承了这个思想,创了升陷汤。黄芪这个药里面,升阳益胃汤主要的,我们知道是补脾胃之气的,补肺气的。然后配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这是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那么这四君子汤干吗的?补脾胃的,补正气的,补中气的,我们把中焦脾胃给你补足了。那么这里面人参用的是一两,大家看,这个分量也比较足,比黄芪少了一半。炙甘草用了一两,这是什么含义?炙甘草用的量很大,为什么?补中焦脾胃的。炙甘草是补中的,我们讲过有炙甘草汤。人参和炙甘草各用一两,大家看分量比较重,白术和茯苓各用了三钱,这个量就降下来了。所以李东垣这个方子,这是以补为主,而且补脾的量是很大的。所以人参配四君子汤,然后再配什么呢?这个方子有意思了。半夏,半夏用量还挺大,用了一两。这是什么意思呢?李东垣他让这个气往上升,同样你一直往上升不行,还要往下降的。半夏是往下降这个气的,有燥湿化痰,有降气的作用,把气机往下降,所以它的方子是有升有降。如果这个时候用药,这个方子只是往上升的,其实有违天时,为什么?秋天整个气机往下降,肃降为主,这个时候你非要气往上升,不是特别恰当。虽然这个人脾胃之气弱,清阳不升,但是我们有升也要有降,让你该降的,我们升清降浊,浊气也往下降。那么半夏配什么呢?半夏配上陈皮,陈皮四钱,配上茯苓,茯苓三钱,再配上炙甘草,就是二陈汤,二陈汤是化痰的祖方。所以四君子汤是补气的祖方,二陈汤是化痰的祖方,后世的很多化痰的方子,都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上的。那么这个时候方子里面为什么加上化痰的呢?脾胃虚弱之人,长夏湿气很重,这个湿气这么重,你脾胃有虚弱,你无力把水湿运化开来,湿气会越来越重,脾胃越来越虚,这个时候容易在身体形成痰湿。所以身体里面是有湿气的,有痰湿。那么这个时候天气再一凉,这个痰湿就更重了,所以这个时候身体里边是有痰湿的。身体还有点热,因为夏天人还是比较热的,留的是湿热,这个湿热在里面,虽然外边天凉了,体表凉,里面湿热还有,所以慢慢凝结成痰,这个时候体内痰湿比较重。这个方子加上二陈汤什么意思呢?我帮你把这个痰湿给清除掉,垃圾清除掉,我们说升清气降浊气,降这个浊是什么?包括痰湿。那么这里面半夏,后边李东垣写一句话,“此一味脉涩者宜用”,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药是可以调整的,量可以减少一点,如果没有那么重的话,可以减少一点。如果这个人脉不涩,脉涩什么意思?经络不通畅,有痰湿在里面堵着。如果这个人脉要不那么涩,言外之意,这个药也可以去调整,甚至可以去掉。所以李东垣这个方子写的是什么?写的是比较切合实际的。那么在补脾胃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化痰的,又加了一味黄连二钱。黄连这个药加里面干吗呢?黄连是清热的,为什么呢?体内还有点湿热,我用二陈汤帮你化痰湿,黄连清这个湿热。像补脾胃升阳气的方子里面,加上类似黄连清热的药,这也是李东垣用药的一个特色,我回头讲为什么,这里面奥妙是无穷的,我们现在琢磨起来真的是奥妙无穷的。李东垣他讲的理论是什么呢?这个我们给大家简单讲一下,医院校的学生们可以多研究,李东垣认为什么呢?当一个人气虚以后,会有虚火出现。那么这种虚火往往让人们认为这是有外感,所以这是李东垣另外一本书《内外伤辨惑论》讲主要的内容,就是很多人以为这是有外感,感觉发热,好像是外感病一样。那么结果按照外感病去治疗,全都治疗错了,导致很多人身体受伤。李东垣就跟大家讲,正气虚弱,尤其脾胃受伤之人,他会出现虚热,这种虚热会进一步导致身体的紊乱。所以李东垣管它说这是元气之贼,他说得很厉害。那么李东垣因此在这个方子里面,经常在补气升脾胃的方子里面,加一点清热的药,这个黄连是具有清湿热的作用,所以加黄连,加一点。像这种药,他只加一点,份量非常轻,在整个方子里面是最轻的一味药,但是没有这味药不行,因为它是砝码,非常重的一个砝码。所以我们往往给大家的印象,好像李东垣所有的方子,都是补阳气的,补脾胃升阳气的。但是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细分,像升阳益胃汤,大家基本上这么认为,他的方子是补脾胃升阳气,清湿热的这么一个方子,因为它里面有化痰湿的,有清热的,所以是清湿热的方子,而且是非常经典的方子。那么除了这些药之外,还有什么呢?他加了一味白芍,白芍干吗的呢?白芍是柔肝的,这个是很讲究的。李东垣他说这个白芍是补肺的。他说“何故秋旺用人参、白术、芍药之类反补肺?”白芍为什么补肺呢?我们知道白芍是敛肝柔肝和血的,如果一个人情绪不好的话,肝气不舒,肝气郁结的话,肝气欺负脾胃,还欺负肺金,肝木反侮肺金。所以这里面用白芍去敛肝柔肝,收敛肝气,会怎么样呢?会减轻肺的压力。像这样的人,大家知道李东垣前面特别讲了,惨惨不乐,情绪不好。跟什么有关?跟肝有关。这个时候收敛肝气,我给你柔肝,敛肝气,肺金就不被克,得以轻松。这个时候再补肺,再补脾,才能真正的补好。所以白芍这味药,用的是非常巧的。那么除了黄芪,加上四君子汤,加上二陈汤清湿热,再加上点黄连帮你清这个湿热,加上白芍帮你柔肝之外,还有什么药呢?还有最主要的药,防风、羌活、独活,这就是李东垣特别擅长的风药。那么这几味药,我们在前面医案里面讲过了,他们特别擅长用这个风药,这个风药是祛风之药,疏风之药,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你受风了,寒邪伤到你,风邪伤到你了,那么用这样的药能够通经络,它都是辛温之药,能够温热的,能够通经络,把这个风邪给驱逐出去,所以叫祛风之药。那么李东垣为什么在方子里面,总加风药呢?你看防风、羌活、独活,为什么加这个药呢?他们的理论认为,这些药都是阳中之阳,药性特别轻,往上面走的。所以能够把整个,你补脾补肺,把补进去的药性往上提,因为你现在清阳下陷了,不能往上走了,所以我给你升阳气,把它升起来,让你往上走。这是他们这个药的用法。所以李东垣他们这个方子,基本上这个思路是什么呢?大多数此类的方子,都是补脾胃的,比如说像黄芪,加上四君子等等,人参、白术都用,一定要加点风药,要么柴胡,要么升麻,要么防风,要么羌活、独活等等,帮你升这个阳气。所以这是他们的用法,叫升阳益胃汤,往上升阳气。那么像这类风药,还有什么意图呢?古代还有一句话,也是李东垣他们讲的,风能胜湿。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看大地,泥泞不堪,什么情况下它会干呢?刮风,当风大起来的时候,它这个湿气慢慢就散掉了,大地就干了。晾衣服我们也知道,衣服一方面太阳晒它会干,另外一方面刮风,这个风一吹,衣服干了。所以风能胜湿。那么我给大家讲了,祛风之药能胜湿,所以说风能胜湿,用的都是祛风之药,散风之药能够胜湿。那么为什么这个祛风之药能胜湿呢?是这样的,当我们体内湿气重的时候,我们体内处于一种一潭死水的状态,正气不足,所以流通性变差,那么水液就储留在体内,组织间隙都有,所以这个时候水湿不容易去掉。那么这个祛风之药,像防风、羌活、独活、白芷、荆芥这些药有什么特点呢?这些药为什么能够治疗风湿,能够治疗关节疼痛,有通行经络的作用,因为能增加我们身体里面的通透性。所以当用了药以后,气血能够通畅的时候,你这一潭死水被打开了。所以这个时候,你再加上补脾胃的药,正气恢复一些,迅速把储留体内,像死水一样的湿气给排出掉,这是风能胜湿的内部机理。中医通常不讲机理,风能胜湿,所以风药能祛这个湿气。为什么?我告诉大家,实际上核心之一,至少它里面一个机理,一定是这些药能够增加体内机体的通透性,促进气血循环,它有通经络作用,能够促进机体气血循环,然后我们再补脾胃增加正气,立刻把这个湿气去掉了,这是第二个原因。第三个原因,用风药是什么呢?是这样的,各位一定要知道,这些疏风之药,它有疏通的作用。各位您知道身体里面,哪个脏器负责疏通的?我们说肝主疏泄,所以这些疏风之药,它有一个功用,都是能够帮助肝的疏泄功能的。你肝主疏泄,可是有时候肝气瘀滞了,气血不通畅了,肝就失去了疏泄功能。这个时候我用疏风之药帮你通开,这一通开,帮助肝疏泄了,所以它能够助肝,增加它的疏泄功能。这是这些疏风之药的第三个作用,这个作用非常厉害。为什么非常厉害呢?我们说少阳,这个肝胆一旦瘀滞了,肝气不舒会横逆克脾土,会欺负脾胃,所以像这种脾胃虚弱之人,为什么这个人脾胃这么虚弱,一方面饮食劳倦,胡吃海塞,饿肚子,把自己身体搞垮了。另外一方面情绪一定不好,跟情绪有关,你想李东垣当时碰到这些人,当时被蒙古军围在城里面,然后饿肚子,饿的都吃树皮了,然后城一开,死了上百万人,为什么死了?为什么?这是脾胃虚弱。脾胃虚弱饿肚子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原因,蒙古军在外面天天攻打你,天天死人,你说在里面紧张不紧张?等于把人给围在里面,天天用死亡威胁你,又让你饿肚子,所以情绪的压力,再加上脾胃虚弱,这两个都是让你身体正气元气崩溃的原因。所以各位,从来李东垣自己没说过,我这里面怎么疏肝,没讲过。但是我们看到方子里面,人家都用上了。而且人家这个方子里面讲了惨惨不乐,人家把情绪问题给你点出来了,没深讲。所以像这样的人,这种脾胃虚弱,正气下陷,这样的人没有一个情绪高亢的,来兄弟们,喝!没有那样的,全都蔫的,情绪有点抑郁的,全是这样状态的。李东垣把这个已经点出来了,我们给你再引申一下,告诉你这里面为什么用这些药。这些疏风之药,是能够帮助肝脏疏泄的,进而能够解除您情绪的压力。因为它升阳气,让你气血通畅起来。那么这样的人,你的抑郁状态,能够帮助你解除掉。所以这是疏肝的作用。那么我们这个可能大家一直没有注意过,这是这种药的特点。跟这个白芍再一配合,一边帮你疏肝,一边帮你柔肝。大家看,把脾胃虚弱的一个重要的来源,给你解除掉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那么如果我跟大家再进一步讲一讲的话,其实这些药它的思路,今天我们再一看,我觉得用意特别深了,为什么呢?我们今天知道,我们这个情绪会跟我们肠道菌群相关。我曾经跟大家讲过这个事儿,肠道菌群决定了我们的情绪,我们情绪决定了肠道菌群。现在肠道里面换菌群这种疗法,专门治疗抑郁症、自闭症效果特别好。所以我们肠道菌群,跟我们情绪密切相关,我们叫腹脑,腹是肚子的腹,腹脑。那么当我们脾胃虚弱以后,这个人正气不足脾胃虚弱,脾胃虚弱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什么?是肠道菌群的紊乱,是它的有益菌大量死亡,越来越少,有害菌生长,所以这样的人营养吸收会有问题。那么怎么样呢?这样人正气不足。像李东垣他们这些方子,全都有一个特别经典的搭配。第一我给你补脾胃。这些黄芪、四君子汤补脾胃有什么作用呢?我没时间做科研,如果真做科研的话,应该研究,这些补脾的中药对肠道有益菌的促进作用,他吃了以后,一定是有益菌的食物,有益菌吃了以后,有益菌开始大量的繁殖,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有益菌多了,能够吸收营养了,因为它是我们肠道的一部分,吸收营养物质,帮你分解食物里的营养,开始身体健壮起来了,这是一部分。为什么一定要加黄连、黄芩之类的药呢?药里面有杀灭有害菌的作用。我们中国古人说清湿热,什么叫清湿热?清湿热很大一部分作用,就是杀灭有害菌。这是我跟大家随便多聊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中医,为什么这个方子是如此经典。补脾胃是绝大多数的,清湿热的黄连、黄芩、黄柏放一点,我就杀灭抑制有害菌,前面那些是有益菌的食物,让你有益菌大大繁殖。再加上疏风之药,干吗呢?调整情绪。为什么呢?情绪反过来,也会影响肠道菌群的配比。因为你这个肠道里面的神经元,是受我们情绪影响的。那么神经元的状态,又决定了你里面菌群生存的环境。所以我帮你疏风,疏风有什么作用呢?帮助你调畅情绪,调畅情绪以后肠道里面的菌群生活环境改变了,结果慢慢调整过来了。所以古代的方子,我们可以用中医理论了解,我们也可以用最新的研究。大家说你这不是讲西医吗?肠道菌群不是西医内容吗?告诉大家,肠道菌群的内容是中医的内容,肠道菌群的治疗方法,葛洪早就用了,现在全世界都在用,置换肠道菌群的疗法来治病。但是全世界公认,这个方法起源于中国葛洪的《肘后方》里面。所以这是老祖宗写的东西,谁说就一定这些都是西医的呢?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再分析一下,其实中医里面有很多内容,是可以做研究往前发展的。我是不搞科研,但是我真的搞科研的话,我会往这方面研究。我曾经写过这方面的文章,给西医的肠道菌群移植的大佬们看,他们这些大佬们认为,中医跟我们理解的,真的能够沟通,真棒,他们还互相转发。是这样。如果从这个角度再看升阳益胃汤,我们看到另外一个角度,你看到怎么让你吸收方面,肠道里面怎么发生的改变。如果不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就从中医的风能胜湿,如何补脾胃,如何升阳气讲,我给大家讲的比较清楚,大家能明白这个意思了对吧?那么这个方子治疗什么呢?治疗脾胃虚弱,阳气不升,体内有湿热,导致的各种各类疾病。比如说头面的疾病,头顶上面的疾病,上焦的,比如有的中医用它就治高血压。这个高血压,很多并不是说肝阳上亢这种高血压,有的就是没劲,整天没劲,脾胃虚弱,胃感觉不舒服,这样的高血压,用这个方治疗,效果非常好。有的中医就用他治疗四肢疾病,关节疾病,各种疼痛的问题。只要问他脾胃虚弱,总是胃不舒服,总是没劲、头晕,舌头一看舌苔,上面苔比较厚,有齿痕,用了这个方子以后,效果非常好,立竿见影。还有就是调理脾胃的,这个脾胃如果感觉虚弱,体内湿气感觉比较重,像李东垣所描述的这些症状,没有力气,嘴里面总是口干口苦,关节有点疼,只要有这些症状的,用上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所以中医考虑的是病因病机,考虑的是你这个症候,只要是脾胃虚弱,清阳不升,体内有点湿气,还有点热,用这个方子效果都不错。这要治疗病症,西医的病名,搜起来多去了,有失眠,有腹痛,有内伤发热,神经官能症,Ⅰ型糖尿病,有肠易激综合征,没事儿一刺激,一吃冷东西,一吃油腻的东西就泻肚子。有治疗斑秃的,有治疗萎症,就是四肢无力,走不了道的等等。反正你去搜去吧,这个病无穷无尽。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中医用这个方子治疗这个病这么多,为什么呢?这就是脾胃是人后天生化之源,脾胃是我们身体的根本,只要脾胃一虚了,湿气一重了,清阳不升,四肢经络不通了,就会导致各种疾病,这个疾病范围会无比广泛的。所以你要去按照这个病找,这个方子到底治什么病,你找去吧,几十个,上百个都不止,所以无穷无尽的。但是我们谨守症候,这种症候是什么呢?就是脾胃虚弱,李东垣开始讲的那些症状,只要有这些症状,我们判断它是脾胃虚弱,清阳不升,体内湿气比较重,有点湿热,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这个方子。那么尤其是在秋天的时候,如果症状比较明显的话,用这个方子效果会更好。所以为什么李东垣是大师,为什么他的《脾胃论》这么重要。《脾胃论》里面的方子,每个方子我要讲起来,我觉得真的讲不完,我现在这一看,讲了35分钟了,实际上这个方子要讲,应该是几堂课的内容,内容太丰富了,你把每一味药讲讲,里面怎么用的,比例为什么是这么个比例,这里面特别有说道。李东垣讲这个方子怎么用,喝完怎么用。人家喝的时候,每次服三钱,加上生姜,再加上枣,用姜和枣,枣去核,一起熬水,熬完了以后剩一盏,把这个药渣去掉温服。什么时候服呢?一定要早饭以后,中午饭之前,早饭和中午饭之间,就是脾胃阳气往上升的时候,早晨又对应肝,这个方子也有疏肝的作用。所以一定要这个时候服。那么服了以后,禁忌跟前面那个方子,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一个思路。什么呢?服完这个汤药以后,各位不要说话,两个时辰不要说话,这个比较讲究。尽量不要喝酒,湿面、大料之物不要去吃,湿热的东西不要去吃,恐助其湿热。然后吃着吃着,这个药从三钱增加到五钱,慢慢增加。一开始怎么样呢?这个时候不可饱食,一二天,刚吃这个药的时候,不要吃得很饱,为什么呢?不要伤到胃气。这个药力还不足呢,如果胃气伤了,你的胃气不能开始运转,脾气不能往上升。这个时候需要淡薄之味,你吃的清淡一点,还注意什么呢?还要吃点美食。你别吃的东西一点味道没有,还吃点好吃的东西,以助其药力。怎么样呢?让脾胃之气往上升。这个时候还要稍稍运动一下,以帮助药力在体内转。你看人家讲的多细,稍微运动一下,“小役形体”,就是稍微让你身体运动运动,但是不要太劳累,不要大劳役使身体复伤,不要干活去了,不行。一定要休养,这个脾胃在安静的状态,慢慢养一养。好了以后,开始恢复以后,可以少食点水果类东西,“少食果”干吗呢?“以助谷药之力”,因为过去《内经》讲过,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人比较讲究。稍微吃点好吃的水果。这个时候我们注意别吃寒凉的,比如说我吃西瓜,那不行的,你吃点桃和苹果,甚至用水煮一下更好,这个能够更好的帮助你脾胃的恢复,为什么?实际是给我们肠道提供更多的营养成分,给肠道菌群提供更好的食物,让有益菌更好的生长。那么这个是李东垣讲的背后怎么去吃,这个吃法以后我们多讲,今天不多讲,这个吃法每个方子里面都有,为什么,里面道理是什么,以后跟大家多讲。那么今天升阳益胃汤跟大家聊到这里,算是开个头,因为李东垣一系列的方子特别精彩,基本上你把这个方子掌握以后,一般的身体虚弱的病症,我觉得大家都会调理的,很简单。今天就聊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希望我所讲的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到各位朋友们,能帮到大家,大家学了以后,能够有所启发,或者将来在保护自己和家人身体过程中,能够用到,那是最好的。各位亲爱的朋友们,今天聊到这里,再见!

相关阅读:

天啊!大便也能治病吗?!

健康的便便会治病——再谈肠道菌群移植

上期回顾

脾胃还得是从日常饮食中来调理

补土派语音文字复习(←点击即可阅读)

语音文字◎罗大伦

编辑◎紫叶

罗博士的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mivc.com/wzlby/12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