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胃造瘘
胃造瘘是一种常用的永久性胃造瘘术,系利用胃壁做一管道,通出体外,灌注饮食。
胃造瘘的手术约需10-15分钟,手术后约3周后形成瘘道。
胃造瘘的益处
胃造瘘与传统的鼻饲管营养法以及静脉营养法相比,有以下优点:
1、经鼻胃管营养法的鼻饲管因为经过咽喉,会给病人带来较大的不适感。与此相比,胃造瘘是经腹部的胃造瘘导管进行营养补充,外表上无区别,因为没有插在鼻中的导管,可大大减轻患者的不适。
2、经鼻胃管营养法的导管是由鼻经咽喉进入胃内的,病人很难自行进食,胃造瘘因为在咽喉部无插管,可随时进行经口进食。
3、经鼻插入导管会给患者造成很强的不适感,有时会造成患者自行拔管,对于这样的患者有时出现无奈甚至需要束缚患者双手。与此相比,胃造瘘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小,胃造瘘也不易拔出,不会产生束缚患者的事情。
4、患者无需对胃造瘘导管进行特殊保护即可进行日常的沐浴,如果在穿衣的情况下胃造瘘不易被人看出,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外出,以上等优点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胃造瘘管的构成
①胃瘘(瘘孔)
在此所说的胃瘘(瘘孔)是贯穿腹壁与胃壁用于插入胃造瘘导管的开孔,此开孔如耳眼一样,在拔出胃造瘘导管后会自然闭合。
②胃造瘘导管
用于营养剂向胃内注入的管道。
③球囊
防止胃造瘘导管被拔出腹外,由⑥的阀口注入灭菌蒸馏水进行膨胀。
④注入口
由此注入营养剂,为渐扩漏斗形接口,由此将营养剂袋(或注射器)与胃造瘘导管链接。
⑤注入口用堵头
注入口的盖,在平时不注入营养剂时用此堵头封住注入口。
⑥注水阀
由此注入灭菌蒸馏水以膨胀球囊,气囊内的蒸馏水会逐渐自然蒸发,至少一周一次进行更换。注水量根据导管的粗细不同选择不同的量,注水前要确认注水阀上表示的注水量进行注水。
⑦固定板
虽然很少出现但有可能会产生球囊向肠的方向被移位,要根据医生的指导固定于适当的位置。
营养剂的注入
1、物品准备:营养剂(请遵医嘱)、注入器(营养剂注入用容器)、注射器、温水、水
2、营养剂注入前
(1)营养剂注入前用香皂认真洗手
(2)营养剂温度38-40度,量ml为宜,间隔时间不小于2小时,一般4-6次/日,按需喂养
(3)注入营养剂
①抬高床头,使患者尽量成坐姿(若卧姿的状态下注入营养剂,营养剂有可能向咽喉逆流而进入气管,尽可能在坐姿状态下进行注入)
②用注射器链接注入口回抽看是否有胃液抽出,有就证明胃造瘘管在胃内,若抽不出胃液要查看是否赌管或脱出
③确定胃造瘘管在胃内后用注射器将5-10ml的温水通过胃造瘘管的注入口注入,冲洗确认导管内腔是通畅的
④将胃造瘘导管的注入口与准备好营养剂的注入器链接缓慢注入营养剂,若使用营养袋要调节好滴数
(4)药剂的注入
对于有医生药剂处方的患者,要在营养剂注入后进行药剂的注入,药剂溶入温水中吸入注射器然后由胃造瘘导管的注入口注入(若药剂与营养剂一同注入容易引起造瘘管腔堵塞)
(5)营养剂及药剂注入完后
①用注射器将少量为10ml的微温水由胃造瘘导管的注入口处强势注入,冲洗导管内腔附着的营养剂及药剂
②用注水口堵头封住胃造瘘导管的注入口
③营养剂注入后30分钟要保持患者尽量坐姿
④将注入器及注射器洗净并自然晾干
胃造瘘(瘘孔)的管理
每天注入营养剂时,瘘孔的周围会有污物,可能会引起皮肤的炎症等,瘘孔的周围要仔细擦拭保持清洁。
(1)瘘孔周围用纱布浸润温开水对瘘孔周围进行仔细擦拭,胃造瘘管周边使用浸润温开水的棉棒进行清洁
(2)入浴或淋浴在洗净身体的同时,也可恢复疲劳及转换心情,推荐定期地进行入浴或淋浴,入浴或淋浴后用干毛巾擦拭自然干燥即可
请注意营养剂注入时的观察
营养剂注入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脸色、瘘孔周围皮肤的状态以及胃造瘘导管的状态等,如有异常可早期发现。
胃造瘘管理上的注意事项
(1)球囊内请不要注入灭菌蒸馏水以外的东西,避免造成球囊破损或堵塞
(2)气囊内不要注入表示注入量以上的水量,过量会引起破裂
(3)一周一次将球囊内的灭菌蒸馏水全部抽出后并注入新的灭菌蒸馏水
(4)向球囊内注水时要慢慢进行,急速注入会引起球囊破裂或移位。
(5)注水时所使用的注射器的前端要与注水阀相吻合。不吻合勉强注入有可能会造成注水阀破损。
(6)将注射器由注水阀拨出时,要注意按住注水阀并旋转注射器向外拔出。
(7)球囊为硅胶材质,球囊内的水会自然蒸发,虽极少但球囊可能会破裂。在注入营养剂或药剂之前,一定要确保胃造瘘管在胃内。
(8)营养剂或药剂注入之前,要先注入5-10ml的微温水,以确认导管内腔没有被堵塞
胃造瘘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以下问题,教您如何处理。
1、胃造瘘导管由胃内脱出怎么办?
答:虽然不常见,但有可能由于球囊的破裂或球囊内的灭菌蒸馏水蒸发变少导致胃造瘘导管自行脱落的情况。此时要马上与医生联系并遵照医生指示行事。若无法与医生取得联系的应急处理措施:首先将脱落出的胃造瘘导管清洁后重新插入胃内,为使导管不脱落,用干净的布缠绕腹部进行保护,待与医生联系后再进一步处理,在此期间不能注入营养剂或药剂。若脱落后未将胃造瘘导管重新插入的状态下,瘘孔会自然闭合。
2、注水阀损坏或脱落怎么办?
答:注水阀损坏或脱落时会导致球囊萎缩。此时马上联系医生并遵照医生指示操作。医院途中或无法与医生取得联系时应急措施:保证胃造瘘管不脱落出来用干净的布或胶布缠绕固定腹部进行保护,在此期间不能注入营养剂或药剂。
3、营养剂无法注入时怎么办?
答:可能是胃造瘘导管的内腔产生堵塞。回抽看是否有胃液抽出,或请边经注入口处注入微温水边揉搓胃造瘘导管清洁内腔,如果仍无法注入营养剂时要与医生联系,必要时更换胃造瘘管。不要使用通管丝或者导丝进行疏通操作。
4、营养剂注入时患者出现恶心或呕吐时怎么办?
答:要马上停止注入营养剂并观察患者,恶心或呕吐症状改善后方可开始再次注入,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与医生联系。有可能时一次性注入量过多、营养剂的浓度过高等原因造成,要进行确认。
5、出现便秘怎么办?
答:要比通常量多加水分,如果症状仍没改善及时与医生联系。
6、出现腹泻怎么办?
答:如果营养剂注入过快会导致患者腹泻,要试着延缓注入速度。还要确认是否时是由于使用了不新鲜的营养剂或营养剂太凉等原因造成的。如果腹泻症状持续不缓解及时与医生联系。
7、瘘孔周围有营养剂漏出怎么办?
可以考虑到的是胃中有气体或瘘孔过大等原因,需要立即与医生联系。
8、瘘孔周围出现皮肤问题怎么办?
答:瘘孔周围皮肤稍有发红情况可以松缓固定板与皮肤的接触,对皮肤进行消毒并衬垫纱布,如果症状严重时要及时与医生联系有专业的瘘孔护理产品。
9、胃造瘘管在体内留置多长时间?
答:按胃导管说明书上的要求,一般硅胶导管留置1-3个月应更换胃造瘘管。
胃造瘘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护理
1、做好对患者的评估:基本信息、疾病史、家族史、心理状态等。
2、做好术前相关理化检查,确保手术安全。
3、皮肤准备:清洁局部皮肤,对毛发重的患者应在术前两小时给予备皮。
4、术前夜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术晨更换清洁宽松衣服,利于术后护理。
5、术前进行心里护理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后护理相关指导。
6、术前4小时禁食水。
术后护理
1、管饲护理:置管后12-24小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观察造瘘口处无出血时可以开始喂食。最好是在24小时后,第一次经胃造瘘管注入灭菌5%葡萄糖或5%葡萄糖氯化钠50-ml,并密切观察注入是否顺利及注入后患者的反应,如2-3小时无自觉不适,可再次注入,并逐渐增加注入量。第2-3天进食汤水、牛奶、营养液、米汤等流质易消化饮食,每次ml-ml,每天4-6次。第4-7天进食半流质饮食:米粥、鸡蛋糕、米粉、果汁、固体食物搅拌碎后成半流质状态均可,每次-ml,每天4-6次。一周后注入半流质、糊状食物,每次-ml,视个人消化能力,一般每天不超过2ml。喂食前先抽出胃造瘘管内残留液体,并注入30ml左右温水冲洗管路,注食后用30ml左右的温水将胃管冲洗干净,喂食速度不能太快,患者取床头抬高30°以上,病情稳定的最好采取半坐位,注食过程中应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食物的温度以38-40℃为宜,不宜过量或过热。
2、造瘘口护理:置管后切口皮肤一般不需要缝合,以无菌纱布覆盖,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治疗,术后第一天观察伤口情况并更换敷料,如无分泌物可隔日换药,直至4周形成窦道,每周更换1-2次,造瘘口处若有出血,红肿及周围皮肤渗出液的感染征象,应每日换药直至伤口清洁。换药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牵拉引起疼痛。
3、管道的护理:妥善固定造瘘管,将导管盘旋固定在腹壁上,保持管道通畅,避免折叠、扭曲、注入的药物要充分研磨溶解,每次注食前后用30ml温开水冲管,防止堵塞。
并发症护理
1、造瘘口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造瘘口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造瘘口感染的发生率高达30%,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体温变化,,观察注食时有无液体从造瘘口周围渗出,检查伤口周围有无红肿、脓性分泌物,保持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发现异常及时协助医生留取分泌物做培养。
2、消化道症状:腹胀、腹泻,其发生原因与注食方法不当,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因此,胃造瘘后早期应严格限定注食量,选用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逐渐从营养素、牛奶、豆浆、果汁等流质过渡到肉粥等半流质高营养食物,避免肥腻、过冷、过热的饮食,食物新鲜配置,放置冰箱内保存的食物使用时应先加热,速度不宜过快,有条件的使用功能输液泵控制注食速度,尤其是消化功能减退的老年人和长期使用抗生素伴菌群失调的重患者,加强营养不可操之过急,更换营养素时也应逐渐适应。如患者有腹胀、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时,应适当减少灌注量,及时调整灌注液的配方,同时辅助应用促进消化或增强胃肠动力的药物。
3、肉芽组织增生:由胃内容物从造瘘口渗出,长期刺激造瘘口所致,,增生的肉芽组织用消毒剪刀剪除后按压止血后可痊愈,造瘘管必须固定牢固,避免过度牵拉刺激周围组织。经胃造瘘管缓慢注入食物,注食后用棉签清洁造瘘口周围,保持造瘘口清洁干燥。
4、堵管:堵管的原因主要是灌注的食物或者药物颗粒太大,注食后冲洗不彻底也会逐渐堵塞管腔。注食、注药要磨碎并溶解,要告诉照顾者家庭护理时配置营养液的注意事项。每次注药或食物前后要用温水冲洗干净,如果已经阻塞,可用注食器反复抽吸和温水冲管直至疏通。
5、、脱管:脱管发生率为1.6%-4.4%。脱管主要与固定不牢、气囊漏气有关,护士要指导家属正确的护理造瘘管,管子外露要适当,避免体位变换时牵拉。发生脱管时若患者已形成瘘道,将造瘘管消毒后重新置入,注水后拉紧造瘘管并固定(发生脱管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6、误吸:由于注食过多、胃潴留、注食后翻身、吸痰等刺激时容易造成胃内容物的反流。护士注食前要评估患者的消化功能、进食量,进行翻身扣背、彻底吸痰。抽取胃内容物残余量大于ml时应在两小时内暂停输入。注食后1小时内保持头部抬高30°以上的半卧位促进食物的蠕动,不搬动患者、尽量不吸痰。
介入综合科服务承诺:
关爱生命、奉献真情、营造温馨、严谨为医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技术精湛、尽善尽美
长按3秒点击“识别